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 1929年七月鲁迅为叶永蓁的小说《小小十年》写了《小引》,指出小说描写主角“从旧家庭所希望的‘上进’而渡到革命,从交通不方便的小县而渡到‘革命策源地’的广州,从本身的婚姻不自由而渡到伟大的社会革命——但我没有发现其间的桥梁。”又说:“在这里,是屹然站着一个个人主义者,遥望着集团主义的大纛,但在‘重上征  相似文献   
2.
鲁迅《故乡》中的“恣睢”一词,论者多认为乃“横肆”之意,可与“暴戾”一类词发生联系,但难与“辛苦”发生联系.该文就此作了考辨,指出“恣睢”的基本意义乃纵性情、纵心肆志,它可以独立运用,也可以和“暴戾”或别的词连用;可用作贬义,也可以用作褒义.  相似文献   
3.
宋代王安石写过一首绝诗《残菊》,第一二句是:“黄昏风雨瞑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据说,当时就有人讥笑他不合事理,说:别的花会凋落,菊花是一直到在枝头枯死以后,也不会凋落的,于是也吟了两句诗:“秋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仔细看.”于是王安石举出屈原《离骚》里的“夕餐秋菊之落英”为自己辩护.王安石可以错,屈原可不能错吧,于是以后就有不少人把“落英”的“落”解释为“初始”的意思,“落英”就是“初开的花”.于是推而广之,又认为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落英缤纷”里的“落英”也应该解为“初开的桃花”.以后还历代有人争辩呢.  相似文献   
4.
诗要求有一个统一完整的意境。如果是隐喻寓意的诗,就有外在的形象和内含的意义这样两个层次;外在的形象要求有一个统一完整的境界,内含的意义也要求有一个统一完整的意思:两个层次还要求各自完整,不应该互相混淆干犯。对鲁讯《湘灵歌》的总体意义有两种不同理解:一种是前后一贯,说当时国民党政府武力所到的整个地区;一种是前半说红区,后半说以南京为代表的国民党政府统治区。根据诗要求有一个统一完整的意境的原则,在这两种理解中,应该认为前一种更为妥善。  相似文献   
5.
诗要求有一个统一完整的意境。如果是隐喻寓意的诗,就有外在的形象和内含的意义这样两个层次;外在的形象要求有一个统一完整的境界,内含的意义也要求有一个统一完整的意思:两个层次还要求各自完整,不应该互相混淆干犯。对鲁讯《湘灵歌》的总体意义有两种不同理解:一种是前后一贯,说当时国民党政府武力所到的整个地区;一种是前半说红区,后半说以南京为代表的国民党政府统治区。根据诗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在《给陈毅同志的一封信》中指出:“诗要用形象思维”.毛主席诗词正是用形象思维创作的典范实践和艺术结晶.郭沫若同志赞扬毛泽东同志“形象思维第一流”,这是对于他作为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诗人的高度评价.为了更正确更深入地学习毛主席诗词,有必要根据形象思维的原则进行探索,并以毛主席诗词为范例学习  相似文献   
7.
司空图(837-908),字表圣,河中虞乡人。唐武守成通十年(869)进士。傅宗乾符四年(877)授光禄寺主簿。广明元年(880)召为礼部员外郎,迁礼部郎中。这年冬十二月,黄巢入长安,信宗出逃,图从之不及,退还河中。光启元年(885),信守自蜀还,次岚翔,召图知制洁,随即拜中书舍人。这年十二月,傅宗又因河中太原之师通长安出逃宝鸡,图又从之不及,退隐先人别业中条山王官谷。昭宗龙纪元年(889)召图拜会人,未几又以疾辞。河北乱,乃寓居华阴。这以后朝廷多次召他做官,都推辞了。天复三年(903),回五官谷长期隐居。天佑元年(9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