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放前,王重民先生从巴黎图书馆录出编号为伯氏二五五五的敦煌唐写卷子中七十二首诗(包括佚名诗五十九首和马云奇诗十三首),作了些整理工作,惜未定稿。1977年,舒学同志在王先生录文的基础上,参校了北京图书馆所藏缩微胶卷,以“敦煌唐人诗集残卷”的名称,首次刊布这七十二首诗于《文物资料丛刊》上。高嵩同志曾赴河西走廊,青海湖一带,进行实地踏勘和考察,对七十二首诗中一些地名位置作了探索,于1980年写成《敦煌唐人诗集残卷考释》一书。1982年出版的《全唐诗外编》又将这七十二首诗,收编入第二编里。他们校辑、流布,研究这些唐代佚诗,作出很大的努力,但也容易造成错觉,使人误以为这七  相似文献   
2.
《留别贾舍人至二首》辨证拾遗 贾至于肃宗乾元二年,被贬为岳州司马。李自流夜郎,于乾元二年中途遇赦返回,南游岳阳。两位诗人恰巧在岳阳相遇,同游洞庭湖,互有诗歌赠答。贾至有《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洞庭送李十二赴零陵》;李白有《巴陵赠贾舍人》、《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和贾至舍人游洞庭湖五首》、《与贾至舍人望(氵邕)湖》。但是,李白  相似文献   
3.
宋徽宗赵佶始创画面题诗以后,这种风气,在南来并没有盛行起来,直到元代,其风大昌。有的画家,甚至每画一幅必题诗其上。王士说过:“倪云林每作画,必题一诗。”(《带经堂诗话》卷二十三)所以,元代题画诗比较多,顾嗣立《元诗选》、陈邦彦《历代题画诗类》,较为集中地收录了这类作品,各家别集中亦可检得。元代画面题诗蔚然成风,这与元代画学鼎盛密不可分。董其昌在《画掸室随笔》中说过:“元时画道最盛。”张丑《清河书画航》也说:“近世谈画,例推元人为第一流。”元代画家于绘事毕工时,兴到神来,每每挥毫儒墨,题诗于画上一…  相似文献   
4.
论赵佶题画诗的美学价值和艺术渊源吴企明宋徽宗赵佶,作为帝王,是个昏庸无能之辈;作为艺术家,却是一位精通诗、书、画,造诣很高,富有创造力的人。赵佶现存的带有题画诗的绘画艺术品有:藏于故宫博物馆的《芙蓉锦鸡图》,上书自撰题画绝句一首;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的...  相似文献   
5.
辛弃疾是我国历史上名垂千古的爱国词人。他的高风亮节,豪迈气概,至今还激励着人们,他的如掾词笔,富瞻文采,长期以来,赢得人们的普遍崇敬。邓广铭教授化了数年时间,搜讨、抉剔、参稽、发微,付出了巨大的劳动,撰成《稼轩词编年笺注》和《辛稼轩年谱》。这两部专著,成为我们阅读、赏鉴、研究辛词不可或缺的书籍。邓老那种孜孜不倦,勤奋谨严的治学精神。值得我们很好学习。  相似文献   
6.
应教学、科研之需,常读龙榆生先生《东坡乐府笺》,获益良深.龙笺还有可以探讨的余地,笔者因于读书之余,或斠疑,或补笺,时有一得,录以备忘.不敢自专,今拾缀成文,敬请海内博雅有以教我.体涉随笔,不依原书序次,因以“偶记”命题.一、贺知章乡音未改东坡《临江仙·夜到扬州席上作》:“一时惊笑衰容,语音犹自带吴侬.”龙氏注云:“傅注:杜子美‘贺公雅吴语,在位常清狂.盖谓知章也.知章虽贵为秘书监,而吴音不改.后告老归吴中,玄宗加重之,将行,涕泣辞上.上曰:‘何所欲?’知章曰:‘臣有男未定名,幸陛下赐之,归为乡里荣.’上曰:‘为道之要,莫若于信,孚者,  相似文献   
7.
《杭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七九年第四期载楼世南同志《“孔砚”辨》一文,指出姚文燮、王琦注不可信,并引王谠《唐语林》卷八的一则材料,以为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孔砚宽顽何足云”,当指福建建阳县一带所产的石砚.笔者不同意这个看法,也来谈谈“孔砚”的问题,请楼世南同志及同好者指正.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于执鞭之余,泛览文史典籍。时有所得,也时有所疑。为弄清疑点,随时翻检查证,所得资料,随手札录,积聚案头,数量倒也不少。因是读书随笔,且又读书于吴门,就漫题为《吴门质疑录》。现选六题发表,虽多为补苴饾飣之学,亦望努力贯彻求实精神,参加学术争鸣。错误处,请同志们指正。 (一)“蟆更”辨各种脂本《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中,有一首《春夜即事》诗:“隔巷蟆更听未真”。程乙本作“隔巷蛙声听未真”,乃是不知“蟆更”而妄改的。“蟆更”是什么?高承《事物记原》“夜行击柝代更筹,曰虾蟆更”。但人们不能无  相似文献   
9.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唐张继《枫桥夜泊》诗,长期以来传诵不绝,脍灸人口。近日,友人见告,清俞樾书张继诗时,曾说:“江枫渔火对愁眠”句中的“江枫”两字,宋代旧籍记为“江村”。为此,笔者对张继的《枫桥夜泊》进行了一番考察,拾得异文、疑义四点:一、“江枫”或作“江村”;二、“枫桥”或作“封桥”;三、“愁眠”或作山名;四、“半夜钟”疑无。对此异文、疑义,笔者稽查文史资料和苏州地方志,作文逐一辨证,发表些个人意见,请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10.
清人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是多种李贺诗注本中较为详明的一种,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又将它和姚文燮的《昌谷集注》、方扶南的《李长吉诗集》批本汇编成《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后来出版的几种李贺诗注,无不参酌、采撷王注,如叶葱奇《李贺诗集》、林同济《李长吉歌诗研究》(载《中华文史论丛》第五十六辑),刘衍《李贺诗校笺证异》、沈惠乐《李贺诗选注》(《李贺及其作品》上海古籍出版社)。笔者多年来研习李贺诗,陆续发见王琦《汇解》中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