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苍山洱海走向世界──在晓雪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吴重阳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一位少数民族诗人的作品研讨会,无疑具有开拓性的重要意义。我国当代诗坛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建造的,少数民族诗人们的歌唱无疑是当代诗坛里开放得最有特色的花朵,我国文学艺术的百花园,由...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文学理论研究的薄弱和落后,是大家共认的事实。单超同志的文章《略谈民族文学及其归属问题》(载本刊1983年第2期)不甘于这种落后的努力,是有意义的。“一石激起千重浪”,希望它引起更多的同志来参加讨论,使民族文学的理论研究向前推进一步。正是抱着这样的目的,笔者愿发表一点浅见,以就教于单超同志及其它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专家。限于水平,也限于刊物篇幅的要求,不可能对所谈问题作深入系统的论述,故名之曰“断想”。  相似文献   
3.
一文学发展的历史和现代创作实践的无数事实,都在不断地证明着一个科学的命题:中华民族的文学是由我国境内的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除汉族外,我国各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虽然并不平衡,但他们也都各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创造,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丰富着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宝库。多民族性是我国文学的重要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4.
一 马子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影响的少数民族作家之一。茅盾在1936年发表的《关于乡土文学》一文,称赞马子华的中篇小说《他的子民们》是“描写边远地方人生的一部佳作”,认为小说在特殊的风土人情之外,表现了人们“共同的对于命运的挣扎”。 马子华,原名钟汉,字子华,在进行文艺创作时,即以马子华为笔名,沿用至今。父亲马标是白族,为清末秀才,后携妻子东渡日本留学,回国后曾参加辛亥革命。幼年的马子华受到封建教育和资本主义的教育,同时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这主导了他此后的社会活  相似文献   
5.
第五届全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奖是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和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共同主办的全国性评奖活动。此次获奖成果表明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领域人才辈出 ,特别是少数民族评论家和学者开始走向成熟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优秀成果迭现 ,表现出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新特点、新发展。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已经从较封闭的单一民族文学研究走向对各民族文学之间、民族文学与汉族、世界文学之间关系的比较影响的开放研究。  相似文献   
6.
“《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毛主席的指示,深刻地揭示了《水浒》一书宣扬投降主义的本质,指出了宋江搞修正主义、投降主义的真面目,拨开了《水浒》研究中的迷雾。长期以来,关于《水浒》的评论,  相似文献   
7.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哈萨克族著名作家郝斯力汗因病不幸逝世,消息传来,简直令人难以相信。我们清楚地记得,在第四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期间,我们去访问他。他兴致勃勃地畅谈自己从事文艺创作的甘苦和体会;回顾文化大革命中的不幸遭遇;展望粉碎“四人帮”后文艺界美好的前景。当然也谈到自己未来的创作计划……。他那强烈的激情使我们深深感到:郝斯力汗又焕发出了艺术的青春! 这才是一月前的事啊!他的音容笑貌,至今历历在目;何况他仅五十五岁,正当创作旺盛之年!  相似文献   
8.
一、党给他的创作以生命 彝族作家李乔是以他的长篇小说《欢笑的金沙江》而引起文艺界和广大读者的注意的。这部小说的第一部《醒了的土地》发表于一九五六年,可以说是建国以来最早出现的反映我们国家一个重要民族——彝族人民生活和斗争的作品,是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的一个值得祝贺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学艺术,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的。研究中国文学发展史时,只有充分肯定各少数民族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认真研究我国各少数民族珍贵的文学遗产和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