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0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日本汉诗中的"和习"是日本人最初尝试汉诗文创作时不可避免的现象,而经过长期吸收、消化中国文学之后,日本人在创作汉诗时为了体现民族文学特色,有时故意在诗文中表现日本语的特点即"和习",这应该看成是汉诗日语化(本土化)的表现形态之一,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使日本汉诗内容与形式趋于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3.
日本五山汉诗创作继王朝汉诗兴旺发达之后达到了又一个高峰,幕府政权对汉文学的大力提倡和扶持是极其重要的原因。本文论述了在古代中国文化强劲辐射下的日本执政者的意识形态对五山汉诗兴盛所起的关键作用,同时指出了作为文化意识形态的文学与国家意识形态之间多元互动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4.
吉登斯提出的"极盛现代性"是现代性的一种后传统的秩序,其特征是建构了一种制度的反身性。当下,现代制度的全球趋势对人的个体行为造成了很大影响。文章采用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分析《斜阳》,旨在揭示当代社会中个体的自我认同与主体意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平安时代中后期,日本贵族知识分子出于对民族文化兴起的自觉,开始了对汉文化的反思,本土叙事文学的兴起引发了时代文化语境的重构。这一时期以《源氏物语》为代表的日本文学以其抗衡于汉诗文的日语书写和独特的本土化文类创新,成为日本社会文化变革和文化语境建构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6.
日本第一部和歌总集《万叶集》是伴随着中日两国长期的文化交流而产生的,在创作方法上,它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影响。同时,万叶歌人又从民族文学发展的需要出发,大胆地消化和改造了汉文化,使歌集具有鲜明的日本民族特色:用和歌形式,反映古代日本的社会生活,抒发日本人民的民族感情,充满着浓厚的日本情调。《万叶集》为日本文学跻身于世界文学强国之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多个民族共存的国家中以各少数民族义学为对象进行比较研究,是比较文学跨文化、跨民族、 跨语言研究特点的具体体现。本文归纳总结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学比较研究的范畴。  相似文献   
8.
汉诗作为古代东亚各国共同的文学样式,在古代日本和中国以及东亚其他国家或政权的文化交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东方各民族文学乃至世界各民族的文学关系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日本奈良平安时期、五山时期以及江户时期对使用汉诗作为交流媒介与东亚各国或各政权的政治及文化交往表明,古代日本文学与中国文学具有深刻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日本古典文学作品《万叶集》是一部规模宏伟的和歌总集 ,然而它却是中日两国长期的文化交流的产物 ,从书名的由来、分类、汉诗作者大量参与以及对汉字的借用等方面都可见与中国文化的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0.
文学与宗教在早期都是一种身体技术,它们的重叠区域即是仪式-戏剧.在象征的意义上,文学也是萨满.巴厘岛的残剧表演保持了戏剧的仪式性,因而具有神秘的效果,打通乃至颠覆了"心理戏剧"与仪式之间的藩篱,使观众和演出者神灵附体,处于狂喜中.阿尔托的残酷戏剧离弃了亚里士多德的模仿美学,因为艺术不是对生命的模仿,但生命却是对某种超越原则的模仿,而这种超越原则则通过艺术使我们彼此相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