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周瑞春 《天府新论》2021,(2):117-126
随着网络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单身男女将网络空间作为“脱单”征婚的重要渠道。通过对网络征婚文本的大数据分析和个体深入访谈,本文认为单身青年在网络技术赋权下以文字、图像、影音等媒介载体进行自我形象展示、印象管理和择偶需求表达,本质上是一种网络人设符号表演的自我认同建构过程。单身青年“脱单好难”,折射出现代社会自我认知、自我呈现、自反身性确认的自我认同困境。基于网络田野的青年择偶文本调查也表明,个体社会交往与信任建构需要在一种主体间性的交谈伦理规范中才能实现,网络脱单行动只有融入更多情境化的身体在场以调和碎片化的符号在场,才能真正收获契合的伴侣、实现孤独个体的社会回归。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社会治理模式存在着平等精神缺乏、单向度义务本位主义、忽视和压抑人性等种种局限性。无论是“礼治”还是“法治”,都只是“人治”的一体两翼,在本质上是统治者礼法合流下的“术治”选择。“术治”模式的经久不衰,得益于根深蒂固的宗法血缘圈层文化认同,并通过多样态的宗法伦理共同体实施社会治理。宗法伦理共同体以宗族为单位进行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化,从而在地域社会拓展出一定的自治性空间,并形成一种“泛宗族主义”或者说“泛血缘文化”。当然,如果抛开如上一些内在的局限,那么中国传统治理模式对于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言,在确立道德实践主体、强化行政伦理规范、扩展组织文化功能等方面,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周瑞春 《天府新论》2020,(1):131-138
“人设”一词近年来在网络上流行开来,各类娱乐明星或社会公众人物“人设坍塌”的热门事件也引发了网络与现实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梳理了网络“人设”的定义、类型及其适用主体,认为网络“人设”的生成过程,实际上是“人设”主体在网络社会交往中的自我认同与建构过程;网络“人设”主体自我包含主我、客我、真我三个部分。这三者之间的互构博弈,使得“人设”符号系统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因而对“人设”的伦理之维观照就变得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5.
周瑞春  李韬 《天府新论》2023,(2):144-159
通过对直播带货的网络民族志考察,本文认为人们对直播带货的需求已经从纯粹的消费需求向情感满足、群体归属、价值认同的社会建构需求扩展,直播间也由此成为媒介社会建构的重要场域。一方面,主播基于自身角色定位,通过言语、动作、表情向消费者介绍产品,融入知识、情感和价值追求,开展优质产品和可信赖人设的双重展演建构,激发消费者在互动仪式中实现自反身性的社会认同;另一方面,消费者通过网络围观和点评,实现对产品品质和企业社会责任、主播人设的全景敞视监控,并在凝聚价值共识的过程中不断寻找自我的社会群体归属,推进外群体区隔与内群体认同,实现个体的自我道德规训。研究表明,在媒介技术赋权下,直播带货对社会情绪、社会心态和社会共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乃至引发线上和线下齐头并进的媒介社会建构行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