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关注在岗社会工作者的主观幸福感,有利于社会工作者沿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实证研究发现:深莞社工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但还需要从结构上进一步提升主观幸福感;个人情况与自我建构方式对社工主观幸福感有一定的影响,社会支持成为社工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制约因素.社会工作者应该正确定位职业角色,政府与社会需要加大对社会工作者的支持力度,防止职业倦怠感的渗透,提升上岗社工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2.
沈从文在<三三>中一反以往对湘西乡村文明的一味赞美,在歌颂乡村文明的同时引入了城市文明,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看,这两种文明即为乡村生态文明和城市生态文明,作家在文本中反映了二者的特点并揭示了二者的碰撞和融合,从中也反映了作家潜在的生态意识.在沈从文的整个创作中,<三三>在其对湘西乡村文明和两种生态文明的关系的思考中有着转折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苦难和困惑是莫里森笔下人物主要的经历和感受,在叙事过程中她的审美意识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通过对莫里森小说几个片段的分析,并将这些片段放回各自文本的语境中,调动多种情感,使读者自然而然地将这些片断与各自文本的主旨或作家本人的思想链接,从而把握其中所暗含的历史、政治、道德和认识因素。通过"审美",每个片段的内涵精神和外延性能都带着美学的韵味被释放出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