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引言近年来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之一 ,就是关于复杂系统的研究。什么是复杂系统 (或复杂性问题 ) ,现在并无统一的科学定义。复杂系统并非以人的体认为转移 ,比如人们对某事物尚未认识 ,觉得此事物是复杂的 ,一旦认识了就变得简单了。也不是一种相对概念 ,两事物相比较而言的复杂性。复杂系统是对系统所处状态的描述。有序性很强 ,称之为有序系统 (或称简单系统 ) ;混乱无序的系统 ,称之为无序系统 (或称之为“混沌”) ;而介于两者之间的则称之为复杂系统。有人称复杂性研究是诞生在秩序与混沌之间的科学。(米歇尔·沃尔德罗普 复杂———…  相似文献   
2.
国学 ,指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然而 ,一提起国学 ,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史学、文学、艺术、道德、人生哲学等人文学科的内容。其实 ,国学中还有另一半同样重要、同样辉煌、同属中国文化精髓的方面 ,就是中国传统科技体系 ,包括中国科技史、中国科技哲学、中国科学思维方法等学科的内容。前一半为人文国学 ,后一半当称“自然国学”。 2 0 0 2年 5月 2 3日 ,本编辑部与北京天地生人学术讲座在中科院中国科学技术史所联合举行了“自然国学是否能形成体系”的学术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六十余人 ,大家对此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以下即为一部分专家发言的内容。我们认为 ,对于人类未来的科学和文化的发展 ,中国学者也具有义不容辞的重要的创新使命 ,而中国传统文化中无疑蕴涵着创新未来的宝贵的思想资源 ,这成为中国学者思考当代问题特有的思维优势 ,吴文俊先生正是受中国传统数学方法的启示 ,在几何问题的计算化领域做出了举世闻名的杰出贡献。对中国传统科技体系的特色和价值进行讨论 ,不但对我们祖先的创造是一个肯定和纪念 ,而且具有当代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由于中西自然环境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 ,中西科技传统有着本质性的差异。由于这种差异的深刻影响 ,造成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 ,也使当前科学在面临大量复杂性现象时有着巨大的困惑。对中华科学传统的某种回归 ,实现东西文化的结合已成为当代国内外学术界许多学者的共识。重新审视中华科学传统 ,大力进行中西科学传统的比较研究 ,这是中国学术界的一项重要任务 ,借此可以推动新世纪世界科学和中国科学的突破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认识世界的道路上 ,人类面临着三大也许是永恒的谜团 ,一是宇宙之谜 ,二是生命之谜 ,三是认识之谜。对这三大之谜的不同回答 ,成为人类有史以来科学的主题和基础、哲学的主题和基础、宗教的主题和基础 ,并因此而演绎出不同时代的科学体系、哲学体系、宗教体系 ,当然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人类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也打上了对这三大之谜回答的深深的烙印。产生于 19世纪的达尔文的“进化论” ,是人类思想史上对生命之谜进行探索和回答的一次划时代的事件。今天看来 ,说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 ,对全人类的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文化以及方方面面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 ,一点也不为过 ,因此 ,达尔文是值得我们怀念和敬仰的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但是 ,从“进化论”提出至今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了 ,这期间人类的科学思想和哲学思想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达尔文的“进化论”在人类思想的历史长河中仍然闪现出思想的光辉的同时 ,也暴露出狭隘、粗糙、简单等缺陷 ,因此 ,在人类探索生命之谜的道路上 ,超越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势在必然的。正因为如此 ,2 0 0 3年 4月6日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与北京天地生人学术讲座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会议室 ,举办了“达尔文进化论的困惑与出路  相似文献   
5.
“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纵观万千地象,皆为刚柔相济变化而成。在动力作用下,柔性物质最为活跃。“风”者气也,“水”者各种液体是也,风水乃至柔之物,是地壳内最为活跃之因素。广义风水说是通过气水与岩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气水在岩土中运移之理,来评价地象之优劣,选择通汇首善之地以为民用之学问。它包括巡天、望气、觅龙、察砂、观水、点穴等具体方法,服务于选址、找矿、水利建设、园林建设、军事设伏、国土规划等诸方面。它融天、地、生、人知识于一炉,既考察山川、气象、植被等自然条件,又反应民族文化之积淀,更重视人的审美观念与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中国的传统学问 "学问"一词很好,要想成其学问,一要"学"二要"问".向自然学习(法自然),向别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实践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并使知识积累起来,系统起来,成为自己的思想."问"有三义:"询问"--不懂就问,就请教,人人皆可为师;"疑问"--对所学知识提出怀疑,通过实践、实验、考证,不实的删除,不全的补充,不对的纠正;"诘问"--不同见解间的争论,互相批评辩论,使理清道明.有了这个"问"就区别了学问和宗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