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理念经历了立足于生态平衡和资源节约的循环经济,到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共处。它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是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思想来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即他的社会主义思想大约酝酿、形成于19世纪90年代至1911年;西方社会主义学说是其民生主义形成的重要思想来源;民生主义实际上是孙中山设计的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把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定性为“主观上的社会主义,实际上的资本主义”尚有存疑。  相似文献   
3.
约瑟夫·奈的软权力理论在中国的流行和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约瑟夫·奈的软权力学说提出了与硬权力相对的软权力的概念,阐述了它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奈的软权力学说有其自身的理论缺陷,而中国也出现了对其生吞活剥地解读的倾向,因此,有必要对奈的软权力学说的认识进行审视和整理。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地要求吸收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优秀的科学文化成果.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新时代,吸收资本主义的肯定成果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性.问题的关键是从中国实际出发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还要进一步从"姓资姓社"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既要反对盲目排斥资本主义优秀成果的教条主义倾向,又要把着重点放在反对盲目崇拜西方的教条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立德树人,首先必须找准盲点,即由以往对学习的结果和过程的关注转移到对教学主体和学习主体的内在状况的关注。把这种盲点放在奥托·夏莫U型理论框架里进行综合分析,考察教学主体和学习主体改变未来能力生长的"土壤",剖析改良思想政治理论课"土壤"的因素及路径,以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进,增强其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经济增长加社会变革的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渊源。这种发展观较单纯的经济增长发展观更注重社会结构、人的态度、国家制度、经济增长、减少不平等和根除绝对贫困等多维变化,强调维持生存、自我尊重和自由三大指标对于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将发展看做是建立在经济增长基础上的社会多维变化过程。这种多维发展观具有整体性、内生性、系统性特征,是对纯粹经济增长的发展观的否定和超越。对这一理论的研究引起了社会科学领域中各学科发展理论研究的热潮,使发展理论走向跨学科、跨国界、跨社会形态的综合性发展研究。为使对多维发展观的研究走向深入、在认识上达到新的高度,我们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原则,又要重视对西方发展理论的批判吸收,从而以丰硕的研究成果为我国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人一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反对危害这种结合的教条主义,即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和西式教条主义。当前,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已日渐式微,反对西式教条主义成为主要倾向。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西式教条主义的特点及危害,重视批判西式教条主义,才能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8.
沿着奥托·夏莫的U型理论,正视危机和时代的呼唤,将注意力实现由结果到过程最终到行动的根源的转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使注意力的结构转移到行动得以塑造的社会场,从最大的未来可能性进行探索,踏上发现提升宣传思想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途径的征程。  相似文献   
9.
社会心理是对经济、政治的直接反映,是社会思潮和思想理论体系产生的心理根源,因此要有效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从当代中国的社会心理基础出发。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心理基础,有利于深化对普列汉诺夫"五项因素公式"的理论研究,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视域,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途径,促进理论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唯物史观视域下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心理基础,首先要明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心理基础研究的五层次社会结构中社会心理内涵与定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心理基础缺位与成因分析、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与启示、当代中国社会心理的调查和分析、社会心理与思想体系的理论分析和逻辑结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心理基础的构建等基本内容;其次要确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心理基础研究的主要观点:社会心理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和关键环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遵循认识的客观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要关注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和政治诉求,并针对当代中国社会心理的二元性、多样化特征,采取相应对策,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以解决中国面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等重大历史课题为主线,以对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的关系的认识与处理采取的态度为标志,形成了两种传统:一是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一是教条主义的不良传统。与两种教条主义作坚持不懈的斗争,中国共产党才得以在实践中顺利进行并逐步取得胜利,并在理论上产生巨大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