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14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当前,随着批林批孔斗争的深入发展,文艺革命的形势越来越好。但文艺领域里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仍然十分尖锐、十分激烈。对小说《长长的谷通河》该不该批也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2.
知识思维辩证法这个命题的构想,是与经验思维辩证法相对而提出的,也并非局限于逻辑思维或科学思维的辩证运动,而是着眼于辩证法是知识与思维的综合发展阶段,在这个辩证法总体发展系统中,作为其两个基本要素是如何组合并辩证运动的,即探讨知识系统与思维系统在向具体真理运动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各自的地位与功能,以及辩证的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3.
美—境探究     
如何揭示美的概念内涵、认识美的本质?究竟怎样解释美、美在哪里?而今从不同的角度均有所探明。就整体而论,多数赞同美有客观性,美的基础是物质的。然而在具体表述上其小异则是很大的。概而括之:有的以美学的哲学基础代替美的物质基础;有的以美感过程代替美现过程;有的以艺术实践代替美的发现或表现。各持一说,谁也难说服谁,其争鸣的焦点则是:美的客观性究竟表现在哪儿,美的物质基础究竟指何而言?就此谈谈个人之拙见。以“应物斯感”、“有感于物”来说明唯物主义的美学观是正确的;然而这只停留  相似文献   
4.
一八八八年四门,恩格斯在给英国女作家玛·哈克奈斯的信中,谈到《城市姑娘》的创作问题时,对巴尔扎克做了科学而精辟的论述。在论述中也提及了巴尔扎克创作中的矛盾现象。对恩格斯的原意,有的认为,是对巴尔扎克反动的世界观与先进的创作方法的矛盾而言的;有的认为,是对巴尔扎克的政治观与艺术观的矛盾而言的;有的认为,是指巴尔扎克世界观的内部矛盾而言的。在笔者看来,这些看法都是与原意不符的。第一种说法是以偏概全,以政治观点的局部代替世界观的全部,第二种看法是在“观”上  相似文献   
5.
思维学自然观这个科学命题提到哲学上则是思维本体结构中的自然层次。这两个角度所要回答的是一个问题,即思维本体结构中有无自然层次,思维与自然关系如何?作为本原系统的自然在思维系统中状态如何?这个问题从思维学的眼界来看,  相似文献   
6.
在关于形象思维的讨论过程中,出现了两种针锋相对的主张:一种主张是以认识规律代替思维规律,强调无概念(抽象)就无思维,从而以概念斩断了形象过程;另一种主张则是阉割认识规律,把“形象思维”视为普遍规律,强调“形象”与“思维”的结合”过程就是认识的全部过程,从而以“形象”斩断了思维过程。如按照认识规律代替思维规律论者的主张,则是否认艺术反映生活有其特殊的方式和规律,因此也就否认以艺术方式掌握生活的思维类型的存在,于是艺术也就不存在了;如按着“形象思维”独立论者,思维用艺术方式反映生活则无需通过认识过程,客体的形象可以自然进入思维过程中,展开“形象思维”运动,因此也就否认了思维反映生活的特征即辩证性,因之思维也就没有了。在这场争论中前者是以一般取替了特殊,实质是以偏概全,是主观主义的。对前者之否定有疑义的并不多。而对后者至今尚无相悖者。“形象思维”独立论者  相似文献   
7.
通常所谓的“抽象思维”或“形象思维”,是针对思维的功能与方式特征而言的,可谓言之有据,然而不该将特殊性孤立普遍化推而论之,只视互相排斥而无视互相渗透。这两种功能在反映存在、复制对象的过程中具有“二象性”互补原理。表现为二重性的辩证运动。本文就此作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8.
七十自度     
孙裕文 《老友》2014,(4):23-23
正~~  相似文献   
9.
本文仅从思维学的角度对灵感范畴进行系统的探讨。灵感是思维学的范畴灵感是思维着的精神现象。灵感是思维形式,是思维系统自组织的形态,是思维学的范畴,其自身有其二重性,是客体与主体的统一、是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统一、是知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是思维与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