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4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多样,不少专家学者分别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解读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并从空间尺度、内容载体、动态演化等方面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类型,从区位条件、资源条件、文化因素、政府作用等方面探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机制。在后续研究中,应强化基础研究、注重理论建构;强化实证研究、注重比较分析;强化演化研究、注重模式创新;强化因素分析、注重机制研究,不断丰富和深化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2.
既往研究从内容表现和功能作用两方面明晰了文化多样性的内涵,从空间尺度、表现形式、效应影响等方面分析了文化多样性的类型,从空间尺度、动态演化、要素内容等方面展开文化多样性的具体论争,从地理环境、全球化与本土化、文化现代化、文化产业、规划与政策等方面探讨了文化多样性的形成变迁机制.在后续研究中应强化基础研究、注重理论建构,强化因素研究、注重机制分析,强化演化研究、注重动态监测,强化实证研究、注重规划实践,以深化文化多样性探讨.  相似文献   
3.
水体的基本内涵与主要功能为水城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水体的水资源功能、交通运输功能、生态环境功能及旅游美学功能与城市形成发展类型的关系甚为密切。将水城分为沿江城市、运河城市、湖滨城市、沿海城市及综合型河口城市,通过研究不同的水体对城市发展影响的动力机制,初步探究水环境对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区位选址、职能结构、格局演变、空间形态、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指出城市的发展与该地区水环境的演变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文化区的形成与划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因素和人文条件对江苏文化区的形成、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概言之,主要表现为两大地理界线、四大区域文化、三次人口迁移、三大水体。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以方言为主要区划指标,以县为基本区划单元,将江苏省划分为楚汉文化区、吴文化区、江淮文化区等三大文化区;进而在此基础上,把江淮文化区细分为金陵文化亚区、淮扬文化亚区和海盐文化亚区。  相似文献   
5.
文化徐州建设思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文化徐州的内涵与基本特征,从经济基础、徐州文化、文化产业、徐州精神等方面分析了建设文化徐州的条件。结合徐州区位优势、经济优势与江苏建设文化大省的社会背景,提出文化徐州建设的目标定位,进而在明确建设指导思想的基础上,根据徐州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文化徐州建设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