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本文用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来进行逆拉氏变换的方法解决导热逆问题。众所周知,内点温度的测量误差往往导致导热逆问题计算的不稳定。作者用频谱分析的概念解决了这一困难。文中提出了测量温度时固体内点不同位置、内点温度的测量误差以及数值计算可采用的时间步长之间的关系。计算实例表明,本文所提供的方法对于瞬变现象的研究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二种传热风洞中风侧温度测量的方法:沿平面布置的热电堆、铜电阻网及其制作方法及标定结果。它们具有足够的灵敏度及稳定性,并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较好的动态特性,与数字电压表及打印机等配套使用,可以测量瞬变过程。  相似文献   
3.
换热器测试系统本质上是一个动力学系统。来自电源等外界干扰往往导致巨大的测试误差,甚至使试验失败。本文提出了一种建立在脉冲过渡函数基础上的计算方法,它能用来补偿换热器试验中的动态误差。对太阳能平板集热器试验数据的处理证明了此法的效能。  相似文献   
4.
本文把在不稳定导热问题中常见的一维抛物型微分方程转化为对时间为唯一变量的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然后对该方程组从τ—τ+Δτ求解,从而建立了差分方程组。通过实例计算表明,此法使计算速度有所提高,精度也能满足要求。文中还提出了简单的物理解释。并指出将此法推广至二维、三维问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对配有410型锅炉的N125—135/550/550机组提出了四种暖风器方案,并进行了热力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各方案的综合技术经济比较,提出了该机组暖风器的最佳系统和参数。本文第二部分作者以正在设计中的N125—135/535/535机组为对象,求得了该机组在未设置暖风器以及设置暖风器时的最佳回热参数。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局部加热法的原理和影响因素,介绍了小型导热仪的结构,给出了对几种不良导热材料的测试结果。试验表明,局部加热法设备简单,可对试件进行现场及非破坏性测量,测量结果与文献报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与分析”一文中有关蒸汽动力循环中确定最优给水焓值的讨论持有不同的看法。[1]文认为对于抽汽回热给水蒸汽动力循环来讲,“(火用)分析得到的最优给水焓值i_(sn),要比传统的焓分析得到的值低。所以根据(火用)分析的结果,可以选取更为合理的给水焓值。”为此本文用焓分析及(火用)分析的方法探讨了该问题。结论是:对同类型的蒸汽动力循环来讲,在相同的前提下,无论用(火用)分析还是用焓分析寻求最佳参数时,结论是一致的,不存在何者更为合理的问题。且指出了[1]文之所以得到这一不确切结论的根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