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意念被动句语义条件辨识岳中奇古汉语中,有一种意念被动句与一般主动句一样,其结构形式为“主语一述语动词一宾语”,即“SVO”。但其隐性的语义关系却是“受事一动作一施事/受事”,“S”同“V”的语义关系正好和一般主动句相反。本文从语言结构形式出发而又结合...  相似文献   
2.
“的”的有无与名词性偏正结构的语义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研讨的问题是 :“N1+N2 ”同它加入“的”后所生成的“N1+的 +N2 ” ,为何同是名词性偏正结构 ,但二者的语义却存在有差异 ?然而 ,也并非所有无“的”的名词性偏正结构都可以生成这种语义不同的带“的”名词性偏正结构来 ;那么 ,具体的情况是怎样的 ,其原因又何在 ?对于这些问题 ,本文不但从语义上给予了阐释 ,也从句法形式上给予了辨析。  相似文献   
3.
凡是受事宾语均可前移与"把"类介词构成介词短语而生成受事介词短语蕴含句,这受事宾语的前移存在有整体移位与分裂移位两种类型.在受事介词短语蕴含句中,其述谓成分具有[+有界]语义特征,谓核动词具有[+致使]功能和[+实现/完成]体意义;受事则具有[+有界]特征和[+定指]功能;其句法主语一般由"施事、当事"或"涉事、工具、材料、处所"语义成分充当,句法宾语则由"数量、处所、结果"语义成分充当.  相似文献   
4.
源事题元角色具有[+事件起点]和[+参与角色]两个语义特征,同时又具有[+独立使用]的句法特征,可分为"数量""事态"和"性状"等三个变体;标记它的介词一般有"从、由、自"等三个。源事介词短语蕴涵句的谓核成分都具有[+变化]的语义特征,它与源事题元及其介词标记相互抉择、相互匹配,从而可以生成各种源事介词短语蕴涵句。  相似文献   
5.
在“像X似的”这一结构中,变项“像”存在着动词“像1”、副词“像2”和介词“像3”三种变体,变项“似的”是个标记某种语义的结构助词;整个儿“像X似的”乃是助词结构,在句子中当分析为一个句法成分。  相似文献   
6.
岳中奇 《学术交流》2012,(7):143-148
表述给予对象的介词短语蕴含句是由给予对象作间接宾语的双宾句转换生成的,其谓核动词具有[+给予]的语义特征,可由"给予"义和"移送"义动词充当;标记给予对象的介词只能是"给",给予对象则具有[+受领]的语义特征;其句法主语既可指称人或物,也可指称行为事件,常用作施事、当事题元;宾语则均指称给予物,常作受事、涵事题元。  相似文献   
7.
就“像X似的”言,其语用价值,既决定于“X”同本体事物间的意义关系,又取决于“像”的变体“像1”、“像2”和“像3”对其语义的抉择。一般地讲,“像IX似的”同“像3X似的”具有比拟的作用,“像2X似的”则具有测断的作用;且,“像1X似的”和“像3X似的”可以互转,“像2X似的”也可转换成“像1X似的”或“像3X似的”,但“像1X似的”和“像3X似的”转换成“像2X似的”却是有条件的。  相似文献   
8.
因事题元是动作行为或情状产生的原因,具有[+事件]、[+已然]和[±主体共享]三个特征;标记因事题元的介词往往是“因(为)”、“由(于)”、“为(了)”几个,其功能则存在着标记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的不同,正是这种功能上的差异制约着它们彼此间的相互替换;因事介词短语蕴含句则有直接指称因事与间接指称因事的差别,但二者均是由因事所述事件与其引发的结果事件两个句法表达式合并而转换生成的.  相似文献   
9.
方式介宾状语是动作行为实施的样式或状态,是其动作行为自身的一种构成因子,它应具有[+外现性]和[+融谓性]两个语义特征;它所出现的"PX+VP"结构当能转换为"显现VP之行为的是X"和"X是VP所采用的态式/样式"两种形式。根据语义功能,方式介宾状语可进一步划分为"行为手段"、"行为载体"、"主体情态"三种类别;不同次类的方式介宾状语,其语义特征、抉择的对象及其语义指向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在使用汉语频率副词"常常"和"往往"时出现的偏误,既与二者的语义特征及其所在句法结构的语义表达有关,也与英语副词"often"和"usually"各自的语义差异相纠葛。矫正的策略是:一要弄清楚"often"同"常常"、"usually"同"往往"分别对译的语境条件;二要用"一次又一次"置换"常常"、用"一般"置换"往往"的句法手段,检测它们是否能够分别彰显"动作行为频发""行为情状具有惯常性"的语义功能,从而实现对"常常"与"往往"的抉择与优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