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国民经济综合实力迅速增加,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次贷危机对世界及中国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经过强有力的刺激政策,中国经济出现了短暂的恢复性增长,之后呈现逐渐下降态势.2014年中国GDP增长速度为7.4%,与经济危机之前的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相比有较大差距.采用季节调整模型和Hodrick-Prescott滤波分析方法研究发现,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速度呈现下滑趋势,其根本因素是消费、投资、净出口的拉动力下降,直接因素是房地产行业下行.为了保持中国经济的长期平稳增长,应该适当鼓励人口增长,降低税收和鼓励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3.
党的二十大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必须推动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文章对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作出了具体界定,采用相对人均GDP对标法,建立模型对2050年之前的中国经济增长情况进行预测,并从经济结构角度深化这一讨论。研究结果表明:2035年之前中国人均GDP将保持6.7%以上的增长速度,2050年之前中国人均GDP将保持3.4%以上的增长速度,中国能够圆满完成“两步走”战略设定的目标,21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未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征程要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始终坚持共享增长原则,着力加强各维度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已经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中国经济也受到严重影响,经济增长在2008年出现大幅度下滑。中国采取了4万亿投资计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来应对金融危机,刺激经济增长。依照目前中国的经济结构及工业化所处的阶段,4万亿投资计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会对中国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不过从长期来看,必须改变这种依靠投资和第二产业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内需,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5.
论宏观调控的绩效评估、法制建设与行政问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宏观调控"日益成为"中国模式"的重要组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与创新.绩效评估、法制建设、行政问责是宏观调控制度建设与创新的主要任务.绩效评估应以政策程序为评估内容、以程序成本为评估方法、以地方政府为评估对象;法制建设应从宏观调控法和绩效管理法两个进路出发;行政问责应以科学评估和法治调控为前提.由此形成的"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仍要以宏观调控法治化为终极取向.  相似文献   
6.
经济增长离不开生产要素的投入,采用间接方法进行测算,目前数据生产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与资本、劳动力和科技的贡献相比尚有较大差距。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未来数据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7.
收敛性广泛存在于各个领域,经济增长存在收敛性是经济增长理论最重要的论断之一。对经济增长收敛性进行统计检验一般采用截面数据或时间序列数据建立计量模型来验证,但是收敛性计量模型检验存在以过于简单的模型模拟复杂经济运行,研究假定不符合实际等固有缺陷,不能全面准确反映收敛性的全部内涵,而且计量模型容易受到异常值的影响。文章从收敛性的基本概念出发,利用数据分布思想进行经济增长收敛性判断,可以非常全面地反映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有效避免了研究假定的各种缺陷,从而得出更加准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全球竞争中,国家的竞争是都市圈的竞争,能否拥有世界级的都市圈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及和平崛起等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而构建世界级都市圈成功与否的核心又在于都市圈城市的政府是否拥有足够的能力,履行政府职能,领导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政府能力是由许多子能力组成的复杂集合体,本文从生态位理论出发,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对南京都市圈城市的政府能力进行测度和比较.  相似文献   
9.
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人类生存的重大威胁,只有向低碳经济转型才有可能遏制这一趋势.碳市场是低碳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碳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可以降低减排的全球成本.自《京都议定书》签订以来,碳市场发展迅速,中国是世界碳市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合理而充分地利用碳市场将有力地促进中国经济增长低碳化的实现.未来中国的碳市场建设必须在服务于国家战略、坚持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下,进一步完善碳市场的制度环境,并尝试建立中国排放贸易体系.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气候变暖的严峻形势,低碳经济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目前,对于是否建设低碳经济存在一定程度的争议。争议主要表现为如何分配减排责任,其核心在于降低碳排放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气候变暖、能源枯竭等压力之下,降低碳排放是必然选择,而解决这一矛盾最妥善的办法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低碳经济,实现经济增长低碳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