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7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金岳霖没有直接回答何谓知识,但揭示了知识事实是关系事实,知识等同于真命题。他立足于常识,肯定知识之有,回答了知识的可能问题和知识的限制问题,但又明确指出他的知识论不涉及这两个问题。当代知识论学家在普遍接受柏拉图知识概念的同时,通过回应盖蒂尔挑战来完善传统的知识概念。为此,他们提出了无假信念条件、挫败条件、可靠性理论、结论性理由以及因果理论等方案。但是,这些方案无法弥补传统知识概念的不足和缺陷。金岳霖的知识概念与当代知识论中的知识概念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也存在明显区别。后者主要表现为金岳霖和当代知识论学家对知识有无明确的定义、知识的构成要素、怀疑论的挑战、知识概念的分析方法等方面持有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2.
崔治忠 《船山学刊》2013,(2):112-116
《老子》和《庄子》通过对名言表达能力的怀疑,提出了道不可言说的主张,从而赋予道不可认知的神秘色彩。然而,通过对《老子》和《庄子》中道与名言论证过程的重建,就可以揭示道的形而上学性以及道与名言关系所蕴含的两个内在区别:一个是重视综合和体悟的认知方式与重视分析和论证的认知方式之间的区别;另一个是依赖于经验且可以验证的知识与不可确证的形而上学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在学术界越来越重视中西文化交流的当下,有必要澄清"中西文化交流"概念的意义、所指及其相互关系。作为一个组合概念,"中西文化交流"的意义与所指具有宽泛性和历史性,这就要求在具体研究时,既要进行概念层面的意义分析,又要与具体所指对象的研究结合起来。唯有如此,才能理清哪些历史事件是真正的中西文化交流活动,哪些不是。从而不再把西方文化单方面的输入与中华文化单方面的输出视为中西文化交流。但是,为了澄清"中西文化交流"的意义和所指,就有必要把对概念的理解与具体的个案研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知识论概念是哲学家对知识论研究内容的总体描述。不同的哲学家对知识论概念的理解不同。金岳霖认为,知识论是研究知识的学问,而知识是客观存在的。其知识论是为客观知识提供解释的学问。与此不同,当代知识论学家并不直接肯定知识的客观存在,而是试图对知识概念进行分析并为我们的知识宣称提供辩护。因此,在他们看来,知识论包含知识理论和辩护理论两个部分。比较研究发现,金岳霖的知识论具有重视理论客观性和知识结构性的独特之处;同时存在忽视怀疑论挑战和缺乏理性论证的内在问题。  相似文献   
5.
《老子》是一部对中国文化影响极大的著作。它不仅开创了中国思想史上重要一派的道家,而且以其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拓展了中华文化的思维空间。《老子》辩证法思想虽然比较粗糙,但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20世纪20年代中国哲学史学科逐渐建立以来,学者们先后建构了诠释中国哲学史的三种基本范式。第一种是以赵纪彬、杨荣国等为代表的学者建构的“对子结构”诠释范式。它将中国哲学史诠释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斗争的历史。第二种是以任继愈、肖萐父、李锦全等为代表的学者建构的“板块结构”诠释范式。它将中国哲学史诠释为由本体论、认识论、辩证法、历史观等若干板块构成的体系。第三种是以冯契为代表的学者建构的“螺旋式圆圈结构”诠释范式。它将中国哲学史诠释为基于对历史上不同哲学问题的争论、解答而形成的三大螺旋式圆圈结构。螺旋式圆圈结构范式揭示了中国哲学史展开过程中构成哲学发展环节的范畴、命题、论争,因而成为学术界比较认可的中国哲学史诠释范式。  相似文献   
7.
周敦颐继承《周易》的宇宙创生论和《中庸》的“诚”范畴,并融合佛、道思想,构建了一个以“诚”为本体的思想体系.其中,“诚”是一个核心范畴,起着贯通宇宙和人生的作用,它使天道伦理化和伦理天道化得以可能,从而在人伦次序方面达到形上本体和形下践履的统一.这一理论成就不仅使先秦儒学体系化,而且为宋明新儒学的理论建构开创了思维路径.但是,作为宋明儒学第一个系统化的理论体系,“诚体”思想内含不可克服的逻辑矛盾,从而使其缺乏逻辑严密性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8.
何谓哲学既是一个难以回答的元哲学问题,又是一个哲学研究者不得不回答的问题.许多哲学家和学者从自己的立场出发给出了不同的哲学定义,但大部分定义并没有准确刻画出哲学的本质特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哲学研究的对象发生了较大变化,但研究方法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只不过推理过程更加复杂,论证结构更加细腻.随着学科门类的日益细化和科学方法的广泛运用,哲学已经成为一门具有科学性和特殊性的学科.哲学学科的科学性表现为它的研究对象可以千差万别,但研究方法必须科学规范,语言表达必须清楚明晰.哲学学科的特殊性表现为它的研究对象是开放性的,一切未决的问题都可以成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哲学作为一门科学,虽然不同于自然科学,但将与自然科学建立更为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立足社会发展 构建新型孝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转型严重冲击了传统孝道,但父母仍然主要依赖子女和家庭来养老。在这种情形之下,为了使父母能够幸福地安度晚年,就有必要以老人为主体,坚持自由与平等原则,立足社会现状与需求,构建新型孝道体系。  相似文献   
10.
"自然的人化"源于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李泽厚早期用它来解释美的本质和根源。后来,他以此为基点创建了主体性实践哲学体系。因此,作为一个重要范畴,"自然的人化"是理解李泽厚哲学思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