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5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6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哎呀,怎么办?衣服脏了,头发乱了。”听,准是“爱美丽”。  相似文献   
2.
在对亚洲一些国家的金融危机的反思中 ,有学者对儒家学说能否适应市场经济提出了疑问。理由是儒家学说只注重生命伦理 ,不重视自然 ;只重视仁 ,不重视智 ;只重视守成 ,不重视变革。这种疑问缺乏真正的依据。儒家学说包含着丰富的自然观、知识观和变革精神。它不仅不会阻碍新世纪经济的发展 ,而且还会对其发展继续地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康华 《殷都学刊》2014,(3):121-122
租佃实现劳动力与土地相结合,推动农业生产的一种重要形式。佃农按约定向地主交租,但在灾年,减租成为两者争诉焦点。在乾隆朝,减租政策与习惯相冲突。在价值上,政策维护国家利益,而习惯维护社会公平。在规则上,政策不强制地主减租,而习惯允许佃农减租;政策对减租比例无明确规定,而习惯有比较清晰规定;政策规定由政府认定减租,而习惯规定由地主认定减租。两者抵触不仅导致减租司法混乱,而且激化租佃矛盾,使佃农暴力减租成为常态,引发社会震荡,并恶化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现代化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改革开放,时代主题的改变,西方史学理论的传播,以及"史学危机"引发的中国近代史学界大讨论,使人们对以往的研究范式产生质疑,"现代化范式"应运而生。"现代化范式"的兴起,提供新的历史价值观、新的诠释历史问题的方法,对推动中国对现代世界变迁和自身历史命运的认识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拱(1513-1578),字肃卿,号中玄,谥文襄,河南新郑人.嘉靖二十年(1541)登进士第,选庶吉士,授编修.之后从政三十余年,官至内阁首辅中极殿大学士.  相似文献   
6.
时代呼唤职业化的企业家。日前,《厂长经理报》记者在京就这个问题采访了首都社会经济发展所辛向阳博士。本刊特辑如下。(一)记:您认为企业家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企业家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辛:企业家是什么样的人?这是一个很容易使人一头雾水的问题,而且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回答。要弄清企业家的实质,就需要弄清成为企业家的底线。我们也可以讲,企业家是从厂长、经理转化来的,但不是所有的厂长经理都可以成为企业家,成为企业家需要一个底线:具备企业家素质,拥有企业家能力,作出企业家贡献。从这一底线可以看出,企业家是指具有特…  相似文献   
7.
康华 《管理科学文摘》2011,(30):118-119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我国水资源现状是人均占有少,时空分配不均,浪费严重,污染严重等。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怎样合理开发利用、管理水资源从而实现可持续利用和发展。本文从健全法律制度依法管理和开发利用严格管理措施两个层面作了回答。  相似文献   
8.
台风的命名     
康华 《山西老年》2009,(11):42-42
人们对台风的命名始于20世纪初,多用人名来为台风命名。1997年,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台风委员会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从2000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革命史范式”形成及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革命史范式”是20世纪中国近代史学科领域的主导范式。历经八十于栽,促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近代史学科研究新体系的建立,并推动中国传统史学的近代化。它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性,不仅是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时代的产物,是国内与国际学术因素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朱载是明代的科学家和艺术巨星,明朱元璋九世孙,贵为王爷,但由于宫廷斗争,朱载15岁时被贬为庶民,直到34岁才重新恢复王爷身份,独特的人生经历为他创作《醒世词》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而明朝资本主义的萌芽和社会发生的巨大变革又为《醒世词》的问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醒世词》又名《郑王词》,它采用民歌体,以街谈巷语人曲,刻画了明朝社会的人生百态,揭示了朱载自身独特的生命感悟和苦磨修炼的精神升华过程。它那平民化的思想感情,超越了王子和庶民间的鸿沟。模糊了二者别如天壤的身世差异。它篇篇大实话,很能醒世启人,平民百姓乐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