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6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廉颇蔺相如列传》:“一介之使”,课本上注解为“一个使臣。介、个。”(见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233页注)有些选入这篇文章的名家注本也多从此说。如王伯祥《史记选》中就说::“遣一介之使,派一个使臣,介通个,单独之义。”(见人民文学出版社《史记选》273页注58)尽管如此,笔者不敢与同,现谨陈拙见如下与持“介”通“个”说的同志商椎。  相似文献   
2.
《鸿门宴》中有这样几句话;“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皆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课本上对其中的“客何为者”未予加注。查王伯祥先生选注的《史记选》,其中对“客何为者”的注解是:“你是干什么来的。”(见人民文学出版社版《史记选》第44页)又,《古代散文选》中对“客何为者”的注解是:“(这个)客是作什么的。”(见人民教育出版社版《古代散文选》上册第186页)从这两个权威性选本的注解中不难看出:一个是把其  相似文献   
3.
从“奏瑟”的误注说到“婉言曲达”法高中语文第一册《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课,对文中的“奏瑟”注解为“弹瑟”(见课本234页注),这是欠妥的。因为“奏”字在这里不是“弹奏”的意思,而是“进献“,“呈献”的意思,与文中“相如奉璧奏秦王”的“奏”字用法相同。况在先秦“弹瑟”多言“鼓瑟”,而言“奏瑟”者盖少见。文中秦王说:“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这里说的“请奏瑟”不能理解为“请(您)弹瑟”,而应理解为“请(允许我)呈献瑟(给您)”。以上两种解释虽同样是秦王要赵王鼓瑟相乐的意思,但照前者理解则是直陈的命令语气,那样说  相似文献   
4.
(一)从“盍去诸”说起一九七九年高考时,有道语文题是要求考生把《赵人患鼠》(刘基(《郁离子》)中的“盍去诸”译成现代汉语。这一下把不少考生都难住了。其实,这道题并不算太难,但由于多数人不知其中“明三暗五”的这个奥秘,因而一筹莫展。“盍去诸”看去是三个字,但因其中的“盍”与“诸”都是“合音兼义词”(简称“合音词”或“兼词”),所以实际上等于五个字。“盍”是“何不”的合音词,“诸”是“之乎”的合  相似文献   
5.
古代“尊左”与“尚右”问题新探──兼谈以“左右”示“尊卑”的“三分法”康一、“虚左”与“位右”是否矛盾《信陵君窃符救赵》中“公子从车骑,虚左”句,课本对“左”的往解是:“左,左边的位子,是上位。”《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位在廉颇之右”句,课本对“右”的...  相似文献   
6.
《核舟记》里在交代核舟的大小时说:“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试问“二黍”究竟是多么高呢?因为古代曾以一百粒黍的长度作为一尺,所以一黍就等于一分。那么,“高可二黍许”自然也就等于说核舟的高处大约有二分多一点了。既然如此,作者说“高可二分许”不就完事了吗?为什么偏要换成个“黍”字呢?原来古人做文章在用字上是十分讲究的,很忌讳在上下文中,特别是上下句中用重复的字。因为这里在上句说“长约八分有奇”,所以下句就  相似文献   
7.
“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是《西门豹治邺》最后一段中的两句话。照通常用法来解释,上句中的“以”字就是“用”的意思。那么,这句话就应译成“百姓是可以用来享受成果的。”如照这样译出显然是讲不通的。怎样才能把这句话讲得通呢?我们翻开通用教材初中语文第四册,可以看到课本中对这句话的注解是这样写的:“[可以乐成]可以和他们共享成果。”这里把“以”译成了“和”。为什么在这里可以把“以”  相似文献   
8.
古汉语的双音词中有这样一种特殊情况:有一种由两个含义不同而有关联的词素组成的双音词,当它处在某种具体语言环境中时,却只能选取其中一个词素的含义,而另一词素的含义则被舍掉,使之成了陪衬,只起到一个音节的作用。例如《陌上桑》中的“日出东南隅”一句中的“南”字就是这样。“旭日东升”是人们的普通常识,这里却说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相似文献   
9.
从教学角度谈《木兰诗》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兰诗》又名《木兰歌》,也称《木兰辞》。是我国古代乐府民歌中的名篇,也是当时少有的优秀长篇叙事诗之一。这首诗人物突出,层次分明、语言也较课本中其他古典文学作品浅显易懂,学生阅读起来,单就理解大意来说,问题是不大的。但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来看,其中值得研究和应该弄清的问题还是不少的。例如:作品产生的时代及其背景,作品中的人物应如何理解,以及诗中某些词句应怎样解释等问题,一向存在着很多不同的见解。经过讨论,其中不少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现在我想把这一系列问题综合一下,同时谈谈自己的意见,这对中学教学还是不无益处的。  相似文献   
10.
当我们同时翻开《三国志》中的《董允传》和《诸葛亮传》的时侯,就会发现“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董允传》)即是“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诸葛亮传》)。若以公式形式来表示那就是AB,A′B′=AA′BB′。后者(即AA′BB′”)这种把两个相同的语言结构从形式上合并为一个语言结构的叙写方法,我们称之为“合叙”。这种“合叙”只不过是一种书面形式,仍需按照“AB,A′B′”的叙写顺序去分别解释,所以我们又把“合叙”称为“合叙分解”法。“合叙分解”法是古汉语中常常见到的一种修辞手法。不了解这一点,就会造成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