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乔典运是享誉全国的乡土作家。几十年来,他以伏牛山下的乡村为生活基地,与乡亲们同呼吸、共命运,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悲喜剧。中国的“国民性”引起他深沉的思考,他用凝重、犀利的笔锋,剖析了国民的弱点。他对国民弱点的剖析并不只是揭伤疤,而是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是为了呼唤独立健康的人格,呼唤强大的国民灵魂。  相似文献   
2.
古希腊文学中的美狄亚与中国古诗《氓》中的“弃妇”遭遇相似然结局不同,这根本归因于她们“能力型”与“道德型”性格的差异,深入分析,亦可见她们所代表的东西文化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正> 邓友梅与陆文夫都是在市井小说方面独树一帜的当代著名作家。从1979年开始,邓友梅把精力都放在了市井小说方面,尝试创作一种《清明上河图》式的作品。他曾说:“我向往一种《清明上河图》式的小说。”《话说陶然亭》问世后,文坛震惊。紧接着,《双猫图》、《寻访“画儿韩”》、《〈铁笼山〉一曲谢知音》、《烟壶》、《那五》等联袂而来。这一组独特的、充满耐人咀嚼的北京风味的市井小说,与作者的其他作品,与其他作家的作品区别开来,形成了邓友梅自己的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陆文夫的作品,从一开始就把苏州作为表现的艺术对象,并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被誉为“小巷文学”或“苏州文学”。特别是《美食家》这部中篇,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市井小说的佳作,也是陆文夫创作道路上的一座高峰。它与邓友梅的《那五》、《烟壶》等作品,  相似文献   
4.
谈古华作品的风俗描绘康铁成风俗是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俗等的总和.它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传统观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最能表现"时代的生活和情绪",显示生活的丰富色彩和情调.它不但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认识作用.风俗描绘在...  相似文献   
5.
古华是新时期文坛上一位卓有成就的小说家。他在作品中为我们塑造了一批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美好善良却命运悲惨;一类是有文化有见识且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另一类是改革型女性。作者在塑造这些人物时,最常用的是白描手法,其次是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剖析,第三是通过必要的艺术氛围描写,达到渲染、烘托人物的命运和思想感情的目的。这些女性形象的成功塑造,是古华对新时期文学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