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篇
综合类   4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红字》问世百余年,在爱情题材背后,霍桑将目光焦点放在了男女主人公的精神救赎上,而这种“心灵的罗曼司”,以其深厚的道德底蕴和形而上的品质震撼了万千读者。同样是不被祝福的爱,半个世纪后,澳大利亚女作家考林麦卡洛的《荆棘鸟》却远没有那么凝重和悲戚。  相似文献   
2.
<红字>问世百余年,在爱情题材背后,霍桑将目光焦点放在了男女主人公的精神救赎上,而这种"心灵的罗曼司",以其深厚的道德底蕴和形而上的品质震撼了万千读者.同样是不被祝福的爱,半个世纪后,澳大利亚女作家考林麦卡洛的<荆棘鸟>却远没有那么凝重和悲戚.  相似文献   
3.
旧体诗在新文化运动后作为一种边缘文体被排斥在现当代文学主流之外,鲁迅与瞿秋自的旧体诗创作虽是他们从事革命活动之余的戏作,却也充满了革命的气息,并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大变革时代革命者丰富的心灵世界。文章从论析二者地域与文化上的分殊为起点,进而审视二者在诗歌理论与具体创作实践上的异伺,并指出蕴藉于文体变迁中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4.
1930年代,瞿秋白在接受、传播俄罗斯文学时,将高尔基作为主要对象,这显露了他作为政治家与文学家的双重立场——强调特定历史时期文学的斗争性,又不忽略文学的审美性,而对高尔基的青睐,正体现了他力图兼顾二者的选择策略,正由于瞿秋白的译介、批评,高尔基成为当时革命文学现实化的新样板。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两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的代表性作品的解读,探讨其在叙事特征上的共通性与分异点,说明在表层的宏阔的政治叙事的视角下,由于对艺术真实性以及文本的丰富性的追求,一方面,避免了单一政治化叙事的简单和粗浅;另一方面,对特定历史条件下人性的多样化刻画的在道德的、思想的、审美的等多种维度中展开,增强了文本的内涵和深度。  相似文献   
6.
瞿秋白的旧体诗词展示了他丰富、细腻、敏感而独特的内心世界。不同时期的创作表明了他在参与公众事业与退守私人空间的天平间的不同倾向。他的旧体诗词不但是特定政治历史语境中对艺术本体的回归,同时也是寄寓在精准的艺术表达中的对生命本体的回归,不但是个体生命在特定历史境遇中对生命的沉思和诗意表达,而且具有超越时代的现代人本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