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与名教之辩”成为魏晋玄学的主题,与其肩负建立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息息相关.郭象玄学系统论述了“自然即名教”秩序观的产生、运行、发展,为我们展现了“自然秩序”和“人为秩序”之外的第三种秩序,这对于研究当前宪政与秩序相互关系等课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省,人口6千余万,农业人口占70%。农业产值约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25%,居全国第七位。努力把安徽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加快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式发展,势在必行。农产品加工业是安徽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主要有食品、纺织、木材、造纸、橡胶五大类。食品行业总量最大,纺织业外向度高。随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农产品内部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农产品加工业规模较大,但总体水平不高。表现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新兴食品加工缓慢,企业规模偏小,加工技术水平低,优…  相似文献   
3.
考察任何事物的变迁,首要的应透视推进或阻碍其变迁的关键因素。20世纪50、60年代包产到户责任制的变迁与中国共产党发展农业的思路紧密相联。探究原因,当时党内囿于不同的社会主义观及对农业合作化的不同理解,在发展农业的制度选择上,始终存在着不同的思路。其相互牵动、相互影响的结果使包产到户浮沉不定、几度变迁,并折射出深刻的政治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师生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师生关系的相处是道德教育的一种体现,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的道德教育的关键。正因为师生关系的这种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我国的学校道德应重视良好师生关系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科学的、合理的领导班子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强领导班子途径的六种方法,力求对我国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的领导成员之间互相推诿、互相扯皮、互相拆台、互不负责现象的解决做出一定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大公报》是近代史上一份十分重要的报纸。自1902年6月17日《大公报》创刊津门,至1912年2月23日,是英敛之实际主持《大公报》的时期,而这一时期恰恰就是清末立宪运动由萌芽到勃兴乃至消亡的时期。英氏《大公报》不仅是立宪运动的记录者和见证者,而且也是立宪运动的宣传者、鼓动者和支持者。对于立宪风潮的涌动激荡,《大公报》始则倡言于下,继则推动于中,不仅陆续刊登各地立宪的准备情况,公布政府大员的要折和各地来往的要件,还以言论和闲评的形式发表各界人士的评议,充当立宪运动的监督者。在国会请愿活动中,《大公报》予以密切关注,从社会舆论的角度,积极为其造势。该文以此为突破口,对英敛之、《大公报》和清末立宪运动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以揭示英氏《大公报》在近代史上的重要作用,并对立宪运动进行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7.
项目成本控制的水平直接关系到项目投资目标的实现,因此如何加强管理,做到对房产项目成本目标的有效控制,本文依据房产项目的各流程环节,逐一对项目成本的控制和管理提出了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我国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滥用反倾销手段 ,进行“攻击”的主要对象 ,特别是进入 90年代 ,反倾销案数量剧增 ,成为受到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 ,而且这种现象还随我国入世而呈增长的趋势 .如此频繁众多的反倾销 ,主要是国外不合理、不公平、歧视性的做法所致 ,当然也有我国自身的一些原因 .面对这种现象 ,从企业到政府都应深究其原因 ,寻找其对策  相似文献   
9.
考察任何事物的变迁,首要的应透视推进或阻碍其变迁的关键因素。计划经济体制下包产到户责任制的历史变迁与中国共产党发展农业的思路紧密相联。探究原因,当时党内囿于不同的社会主义观及对农业合作化的不同理解,在发展农业的制度选择上,始终存在着不同的思路。其相互牵动、相互影响的结果使包产到户浮沉不定、几度变迁,并折射出深刻的政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将视野放开来看 ,包产到户是一场广泛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产物。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中国农业集体化加速进行 ,并进一步演变成大规模地按理想的蓝图有计划地改造农村社会的一种尝试。在这种史无前例的动员与参与中 ,农业的发展并没有出现预期的效应。相反 ,从高级社开始处于不断的衰退中。历史有其不可忽视的参照性 ,要想深入地剖析这场农业合作化运动 ,从中找出其利弊得失 ,进而挖掘出包产到户产生的缘由 ,需要对传统的农业互助合作、中国共产党主导互助合作的价值关怀及其嬗变进行仔细的梳理与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