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特色是一座城市自然与人文资源的综合表现,是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优良个性特征,是城市的魅力所在。其实际意义越来越超出文化审美范畴,成为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空间则是构成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城市空间的角度研究武汉城市特色的演变进程,重点考察分析当代武汉城市空间布局,探讨如何培育当代武汉城市空间特色。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对武汉似乎特别厚爱,曾让她在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中多次扮演主角。无论是旧民主革命的压轴戏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革命的前奏曲五四运动,都与武汉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研究五四时期武汉政治思想文化的特点,多角度剖析武汉社会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对全国整个五四思想文化的区域性考察。一、汇通中西调和古今与整个新文化运动激烈的反传统反现实相比,五四时期武汉思想文化则显得较为冷静理智,没有涌现出北方的李大钊、陈独秀、胡适、吴虞、钱玄同、鲁迅式的以猛烈抨击传统文化著名的人物。以当时武汉新文化运动的带头人恽代英为例,他认为迷信偶象是人类社会进化迟滞的总根源,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养成一种性质,对于  相似文献   
3.
在辛亥革命史论著中,地主阶级反满派是常被提及的问题。有人将章太炎徐锡麟认作地主阶级反满派的代表,有人将唐才常组织的自立军看成是地主阶级反满派的勤王武装。有人将光复会说成是地主士绅领导的反满革命组织。甚至还有许多人把同盟会说成是资产阶级急进派、资产阶级自由派和地主阶级反满派的松懈联盟。不言而喻,上述观点都肯定辛亥革命时期存在着地主阶级反满派。然而,辛亥革命时期地主阶级反满派是由哪些人组成,势力大小,有何表现,起了何种作用,象这样一些应当予以说明的问  相似文献   
4.
作为晚期洋务运动的重镇和创办学堂组织出国留学的先进地区,武汉在20世纪初期成为西方社会科学在中国内地传播的基地。新政改革与思想言论钳制的松动、士林风气变化和新式知识分子群体出现、近代出版发行业的兴起是西方社会科学在武汉传播的背景和条件。口头宣传、报刊宣传、新书传播是西方社会科学在武汉传播的媒介和内容。清末西方社会科学的传入,不仅有力推动了当时武汉地区中西、中日的文化交流,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同时对新式知识分子群体的成长壮大及武昌起义的爆发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汉江历来与长江并称,是中国的千古名川。它不仅是沟通川北、陕南、湖北、豫南的水路通道和连接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经济文化纽带,还孕育了流域内武汉、江陵、钟祥、随州、南阳、襄樊、安康、汉中等8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汉江龙口的城市武汉,更是从古到今受到汉江的深远影响:城市起源邻近汉江;城市名称来自于汉江;三镇鼎立的格局是汉江与长江的共同杰作;汉商、汉派文化的性格,也都带有汉江文化的深深烙印;未来城市与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汉江。  相似文献   
6.
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革命高潮,也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史上最光辉的一页。在长达14年的英勇悲壮、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中,一个突出而值的注意的现象,便是知识分子的严重缺乏。百年后的今天,我们用马克思主义作指导,对这一历史现象进行认真的科学考察和剖析,不仅有助于全面深入地开展太平天国史研究,甚或对正确认识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及其与农民革命的关系等问题也不无裨益。是故,笔者不揣谫陋,试图对此问题略加探究,不妥之处,还望同志们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7.
城市景观是城市特色的主要外在表现形式。武汉新区的景观设计需要遵循如下基本原则:一是顺应和保护自然环境;二是保持城市景观的连续性,保护老城区的整体空阃环境;三是充分展现传统文化资源;四是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五是辩证看待特色文化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六是体现社会公平与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前曾两次组建中华革命党,第一次是1902~1903年之间在越南河内(或檀香山)将兴中会改建为中华革命党,第二次是1910年将美洲及南洋同盟会机构改组为中华革命党。这两次改组活动在孙中山革命奋斗经历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前一次,他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誓词运用于新组建的革命团体,...  相似文献   
9.
晚清武汉曾经是与上海实力相当的工商业重镇,钢铁与军事工业堪称国内翘楚。进入民国后,武汉工业尽管在全国的位次略微后移,但总体趋势是在晚清开创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是中国为数不多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工业被迫向抗战大后方搬迁,武汉工厂作为内迁的重点,与先期内迁的江浙工厂一道,共同演绎了中国抗战进程中的悲壮一幕。武汉工厂内迁不仅避免了武汉工业被日军利用的严重后果,有效保存了中国工业实力,而且促进了抗战大后方工业与当地经济的发展,为争取抗战胜利作出了杰出贡献。但从另一方面讲,武汉的工厂大搬家以及长达7年的沦陷,中断了武汉经济的正常发展进程,给武汉工业造成了深痛巨创,到新中国成立时,武汉工业仍未能恢复到抗战前水平。  相似文献   
10.
汉口是近代中国著名茶市,英俄二国为最大买主。19世纪90年代以后,俄商取代英商垄断汉口茶市,成为华茶最大销纳国。研究汉口茶出口,不能不首先理清对俄贸易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