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7篇
社会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未成年人案件保密性原则在司法实践中比较复杂。基于"双轨制"现实,未成年人身份过错、偏差及轻微犯罪案件通常由少年法院审理;而对于较严重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则会移送至刑事(成人)法院审理。对于后者,因其刑事性质,被移送受审的未成年人将被视为成年人受审,其案件庭审及记录除特殊情形外原则上不予保密。而对于前者,此类案件大体上适用保密性原则。不过随着对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及防卫社会的双向反思,对在少年司法体系内的较严重犯罪案件与虐待、遗弃及照管不良等案件,少年法院保密性原则亦有较大松动。  相似文献   
2.
被害及其相关因素历来是犯罪学特别是被害人学研究的重点.本次实证研究旨在分析与被害相关的人口特征和与犯罪现象接触的相关经历对被害的影响,其数据来源于2006年于广西南宁市进行的公众被害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在所有六项人口特征中,只有受访者的月均收入水平是预测被害的显著因素;而两项用来测量受访者与犯罪现象接触经历的因素,即目睹犯罪发生的频率和是否有亲友曾经遭受犯罪的侵扰,均对预测被害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犯罪”概念逐步进入公众视野并被刑事司法界广泛使用,犯罪防治亦进入社区司法时代。作为社区司法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检察致力于在刑事司法机关、社区及社会机构间构建起伙伴关系,解决社区犯罪问题、提高公共安全以及增强社区生活质量。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检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检力下沉力度逐步加大。社区检察在理念及制度设计特别是在犯罪防治等方面都颇有现实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自少年法院创设伊始,美国少年司法长期秉承保密性原则而对未成年人前科记录予以封存,以避免给未成年人带来污名化后果。然而,随着各州未成年人前科记录封存呈松动趋势,部分原先严格保密并限制公布于众的前科记录,除了可向执法及司法部门开放外,亦可在一定条件下向被害人、学校及媒体开放。与此同时,依移送法律而从少年法院移送至刑事(成人)法院的未成年人,其先前少年法院记录亦可作为后者加重刑罚的考量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风险/需求评估理念旨在预测及估量未成年人再犯罪风险,将有限的未成年人司法及社会支持资源重点集中在再犯罪风险较高之未成年人身上,由此建构和践行相应个别化矫正对策,解决诸上问题或将降低其再犯罪之可能性.但截至目前,我国尚无统一权威的未成年人再犯罪风险及需求评估体系,量表开发、流程规范、技术标准等皆存在较大待补空间.建议整合既往域内外评估研究成果,通过比较及循证视野,从指标体系、精算量表、流程管理及社会支持等四个方面逐步建立健全符合本土实况之未成年人风险/需求评估体系,从而实现未成年人再犯罪预防个别化及社会化.  相似文献   
6.
与成年人适用的法院制度有很大的不同,美国少年法院制度在指导思想、构建模式、运作形式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均有其独特的特点,并为其他国家建立少年法院提供了参考样本。文章详细回顾了美国少年法院的起源和发展,总结了少年法院的运作机制。这些都对我国目前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少年法院体系有历史和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现代以来,中外学者、司法实务界对未成年人假释概念、作用;未成年人假释的各项功能、类型;未成年人假释适用对象、条件及依据及未成年人假释专业化等都有比较完备的研究,相应制度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经对比考察,可知我国未成年人假释司法制度与实务中尚存在一些问题:未成年人假释适用率低,社会预警机制远未健全;未成年人假释部门专业化严重滞后,审查程序过于粗疏等。建议构建双轨制的未成年人假释专门机构;探索和完善假释听证与公示制度;推动未成年人假释社会化及风险预警机制;对假释的检察监督等制度与措施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8.
随着恢复性司法理念的发展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推广,刑事和解在解决未成年人犯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对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的概念、特征以及司法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后,在此基础上,对进一步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少年帮派已然成为未成年人犯罪与偏差的重灾区,并呈不断加剧态势。因少年"未成年"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少年帮派表现出与成人帮派不同的特征和犯罪副文化。其产生、发展有其深刻的心理、家庭、学校与社会因素,因而对其防治也须从帮派少年教育辅导、校园危机处理以及包括司法强力介入在内的社会综合治理上等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栏首语     
正伴随社会转型的加剧,当下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亦呈现出一些新的动向与趋势。中国的内地、香港与台湾,在应对高居不下的未成年人犯罪时面临着类似的问题与挑战,因而于区际间具有较强的可比性与可借鉴性。是次,香港城市大学黄成荣教授及其合作者以实证为切入点,台湾中正大学郑瑞隆教授以历史回顾语境,广西大学张鸿巍教授及其合作者以恢复性司法视角,分别就青少年越轨、少年司法理念与未成年人刑事和解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与阐述,不乏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