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2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
WTO是我国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道门坎。基于国家 ,对民营经济地位的认识在不断提高、市场需求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市场竞争态势加剧、知识经济环境下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等制度背景 ,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创新应在市场、管理、科技、产业等四方面进行战略定位。政府应在立法、融资、产业进入及管理上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  相似文献   
2.
家庭养老是人类社会一种古老的非正式制度安排,目前在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也仍然处于基础地位。然而,家庭养老是否具有经济效率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基于孩子是"投资品"的假设,将养育孩子的动机抽象为老年安全动机,在一个两期代际交叠模型中将生育率内生化,使得家庭通过养育孩子的成本和赡养强度的约束最优化问题来确定养育孩子的最优数量,从而基于模型的均衡解考察家庭赡养强度对经济的影响。结果发现,存在赡养的经济中,生育率会提高,而过高的赡养强度会导致生育率下降;家庭养老会造成资本积累的挤出效应,使得人均有效产出和消费都出现降低,在一个具备有效的投资市场的经济中,家庭养老是缺乏经济效率的。基于此,我国应加速完善透明化的资本市场,鼓励自愿性养老年金的建立,同时增强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的社会养老意识,降低养儿防老动机。  相似文献   
3.
基于产业链产销环节的猪肉价格传导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2008年1月4日至2010年9月3日期间我国猪肉价格传导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猪出场价与猪肉批发价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从长期来看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我国生猪出场价与猪肉批发价的长期均衡关系制约着短期价格波动,并且这种制约作用能自动减弱价格之间的偏离,促使各种价格走向均衡。  相似文献   
4.
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化深刻地影响一国或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相对于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有35.4%的县域行政区常住人口出现了负增长,且人口负增长的惯性和范围都在加速加大.受此影响,这些人口下降区完善"城乡居保"工作正面临人口总量下降长期影响"城乡居保"的可持续性,人口结构老化影响"城乡居保"的代际平衡性,以及"人口过疏化"影响"城乡居保"的实际保障性等三个层面的人口挑战.基于此,新时期在人口下降区完善"城乡居保"应着力公共政策制定流程创新,公共政策体系联合创新,以及公共政策执行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5.
印度是世界上第一个在全国范围推行家庭计划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具有清晰人口政策的国家之一。从立国之初设计推动家庭计划政策到2000年最终形成清晰的国家人口政策,印度国家人口政策的历史演进大致经历了六个阶段。在61年的家庭计划实践与探索中,殖民因素与马尔萨斯主义、地域差异和城乡分割、土地制度与土地关系、宗教制度与传统文化、识字率及受教育机会、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援助、政府结构和政治斗争对人口政策的实施与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印度政府在不同发展阶段所期望的人口控制目标大都没有实现,但印度家庭计划为人类正确认识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规律做出了先驱性的贡献。印度的经验和教训说明,一国人口政策的制定应充分认识人口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人口政策的目标取向应更全面地关注人口、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浙江省流动人口社会效应的分析,对这一特殊社会群体对流入地和流出地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产生的影响作用进行了研究.认为,活跃的浙江流动人口体现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迹象,其产生的众多积极社会效应,是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的推动力之一,文章还就流动人口通过诱发正式制度变迁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认为浙江流动人口在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在全国范围内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和幅射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安吉白茶小镇为例,在AGIL舒适物理论指导下,对特色小镇建设中发展不平衡问题进行探究,总结归纳出适用于特色小镇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即通过经济舒适物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通过社会舒适物加强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通过整合舒适物调节社会成员和组织的协调合作;通过文化舒适物使文化为区域发展提供基础支撑。作为一种新的、基于AGIL理论的发展模式,在特色小镇产业的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在土地流转违约频发的现实困境下,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的创新实践为化解违约风险提供了关键路径。本文构建契约风险配置的理论分析框架,深入对比分析四川邛崃、江苏海门、浙江海盐的典型案例,阐释其契约风险规避、内在风险分担与外在风险转移的配置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通过创新“先付后用”机制实现风险规避,通过多级政府纵向参与实现风险分担,通过将保险公司引入契约链条实现风险转移。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的优化推广需健全运行与管理机制、推动数字化与平台化、开发“保险+期货”新模式,以进一步优化契约风险配置、保障流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