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1.
一、《概论》课教学必然要由文本范式走向人本范式《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为《概论》课),是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邓小平同志曾经深刻地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  相似文献   
2.
理性是现代性建构的核心和灵魂。马克思主义提倡理性精神。中国新农村建设更需时刻贯穿理性思维。从历史的视域展开分析,详细分析列宁1921-1924年农民政策演进中所蕴含的理性精神,展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理清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需要理性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徐凤莉 《创新》2012,6(1):50-54,127
发轫于西方的现代性至今仍然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运行的关键,现代性是现代化的精神内核。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揭露资本主义罪恶的同时,也展示了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生长,其现代性维度表现在三个方面:资本是与劳动辩证统一的推动新社会成长的基本力量,是一种文明;理性精神作为现代性的价值之源,体现在资本战胜封建地产、"金钱没有主人"战胜"没有无领主的土地"的事实中;进步的观念是现代性的社会发展维度,它表征封建地产所代表的所有制结构必定退出历史舞台,工业文明战胜农业文明,资本主义新的生产关系必将谱写新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中,辽宁民族自治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尤为突出。本文以喀左县为例,指出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与农村城市化相辅相成,在城市化道路中,从民族自治地方农村的实际出发,只能走以小城镇为主导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前后当代中国人幸福观出现破与立、消解与生成的复杂矛盾运动,呈现出单一到多元、稳定到冲突的嬗变特点.探究改革开放前后幸福观特点,归结出嬗变规律,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当前,中国人民幸福观要在传统、本土和现代之间合理整合,在嬗变中发展适合时代特点的科学幸福观.  相似文献   
6.
徐凤莉 《理论界》2008,(2):64-65
新农村建设中,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尤为突出。根据国情,只能走以小城镇为主导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道路。要实现优化转移,最大程度减少成本,需要因地制宜两步走:即一部分农民就地从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依托好广大农村。另一部分农民可率先转向小城镇镇区,实现小城镇的产业集聚,增强小城镇的规模优势,提高小城镇的辐射力带动力。  相似文献   
7.
国际经验表明,基本实现工业化国家的城市化率一般在60%以上。21世纪,城市将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组织者、承载者和推进器;同时,城市也将成为社会的主要组成单元。辽宁要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快速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城镇化的意义,实施城镇化战略,实现与全国城镇化进程同步。在实施城镇化战略的进程中,要注重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谐辽宁的要求,充分尊重和保护农民的利益,实现发展的和谐、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