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0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洛霍夫在《静静的顿河》中 ,通过立体雕像 ,刻画了潘苔莱这一典型的悲剧形象的多面性与复杂性。潘苔莱勤劳作 ,爱家园 ,具有一些善良本性 ,但他又被虚荣弄得昏头昏脑 ,其灵魂卑鄙恶劣 ,他对抗苏维埃 ,支持并参加叛乱 ,最后病死他乡。潘苔莱思想变化的历史轨迹及造成其个人悲剧的原因都令人深思。同时 ,作品中表现出的高超技艺对中国文学也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吉尔吉斯作家艾特玛托夫对人和自然关系的哲理思考及对大自然和动物满怀激情与诗意的描写。作家认为 ,人与自然应是平等、和谐的关系 ,而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的善与美和精神家园。要根除掠夺自然、虐杀生灵的恶行 ,必须全力培植人心中的善念并使之化为切实行动。为此 ,作家塑造了一批具自然天性之美的理想人物 ,呼唤对现实和未来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美国军队职业化体制的形成、基本特征及影响的论述,阐明了对我国军队职业化建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艾特玛托夫创作的象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特玛托夫作品以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为题材 ,在创作中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以拟人化赋予象征意义 ,将神话、传说和幻想交替使用 ,引进虚的成分 ,虚实交错 ,将神话与现实交织 ,形成了浪漫主义情调与现实主义内容和谐统一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中国文学、宗教和哲学中的一些问题引起了俄罗斯诗人的浓厚兴趣。作者以象征主义诗人勃留索夫和巴尔蒙特的诗作为例,加以论证。本文又从中国的古典名著《红楼梦》、《西游记》和《水浒传》中引出大量实例,说明中国人的宗教哲学观念和欧洲人的差异。而巴尔蒙特用诗歌帮助自己的同胞体味到中国的伟大,理解到中国文学的美妙。  相似文献   
6.
肖洛霍夫在<新垦地>中成功地塑了一个贫苦哥萨克农民狗鱼老大爷形象,这既是个性格开朗、幽默滑稽、爱吹牛撒谎的喜剧人物,又是个愚昧落后、胆小懦弱、言行与现实常有冲突的悲剧人物--是融合了悲喜两种因素的复杂形象,成为世界文学中的一种特殊典型.作家的幽默艺术风格和悲喜结合的特殊典型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当代著名作家肖洛霍夫(1905—1984)以长篇巨著《静静的顿河》为中心的“顿河史诗”荣获196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金。他是一位塑造典型的艺术大师,成功地刻画了一系列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他笔下的人物多是顿河哥萨克农民,也有代表他们利益的布尔什维克和卫国战争中的英雄人物,还有各种类型的敌人。他们当中,有的已进入世界文学典型形象的艺术画廊。如《静静的顿河》中的葛利  相似文献   
8.
在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224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国土上,生活着119个民族。在世界上,苏联是一个拥有民族最多、民族情况最复杂的国家,因此,人们通常把苏联看成是一座“世界民族展览馆”。根据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列宁主义原则,苏联在17个人口最多的民族聚居地,建立了15个加盟共和国。而鞑靼人有755.2万(1985年统计数),在苏联各民族中,人口仅次于俄罗斯、乌克兰、乌兹别克、白俄罗斯和哈萨克等族,居第六位,却在俄罗斯联邦加盟共和国管辖之下,设鞑靼自治共和国。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普希金(А.С.Пушкин)是俄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开创者,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人。他在俄罗斯文学的形成,现实主义的确立和文学语言的丰富、发展、提高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高尔基(Горъкий)赞誉普希金是“俄国文学之始祖”,是“伟大的俄国人民的诗人”。普希金也是世界著名的诗人,他的名字总是与荷马、但丁、歌德、拜伦、雪莱等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10.
米·亚·肖洛霍夫(1905—1984)是继高尔基之后苏联最有声望的艺术大师,在世界文坛上是一位非同凡响的当代苏联文学巨匠。一提到肖洛霍夫,人们就会联想到他的宏篇巨著《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和短篇名作《一个人的遭遇》等,而他早期的短篇小说集《顿河故事》却鲜为人知。虽说《顿河故事》(1923—1926)是作家创作初期的试笔之作,然而,这些短篇小说使作家在文学生涯的起步中初露才华,并成为他一生创作的重要成果之一。 1965年,肖洛霍夫荣获诺贝尔奖金的证书上写着:“借以赞赏他在描写俄国人民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