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篇
  201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毛泽东诗词用典颇多.或寓典于情,或寓典于景,或寓典于理,或寓典于境,或寓典于美,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魁力.  相似文献   
2.
头发,作为人体美的重要表征,它已固定化为一种顽强的具有极大惯性的民俗心理而在古往今来的人们的生活中起着积极的作用。早在原始社会,伴随着当时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这种民俗心理就已经开始逐渐形成、稳定。其间的发式虽不可考,但那些物化的心态——发饰却不断出土,向我们暗示着先民们珍爱头发的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习俗不断丰富、强化。到了周秦时期,它不仅仅是人  相似文献   
3.
历代文豪、诗词曲赋作家由饮酒行令进而发展成饮酒赋诗,这虽然不成规律,但实际上已不少见。且不说曹操,李白、杜少陵等须眉男子,天性豪放且富于情感的女词人李清照亦有“险韵诗成,扶头酒醒”之句。①写词多写酒是李清照词的特  相似文献   
4.
一、《诗经》编集的音乐分类关于《诗经》的分类,曾先后出现过六诗、六义、四始、四诗等说法。“六诗”之说源自《周礼·春官·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但根据什么标准进行的分类,为什么要依此顺序排列,六诗之间是什么逻辑关系?皆未明言。“六义”之说源自《毛诗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  相似文献   
5.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以语言为第一要素反映生活,表现思想,抒发情感。《世说新语》(以下简称《世说》)全书三十六篇,散记后汉至东晋时期风流雅士的轶事琐语一千二百余条,生动地再现了那一特定历史时期特殊的生活画面,展示了社会上层人物的思想风貌。虽为“残丛小语”,“粗陈梗概”,①却有独特的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6.
徐祝林 《唐都学刊》2012,28(1):11-13
初唐时期,当宫廷诗人用绮靡艳丽诗风点缀风雅之时,诗坛上相继崛起了锐意改革、位卑而名著的青年诗人“四杰”。他们在诗坛上首先树起了改革的大纛,拓宽了诗歌的题材,从市井宫苑走向大漠风光,从咏花草树木走向唱响人生情感的主旋律,使诗歌真正担负起了讴歌现实生活的使命。从“四杰”诗歌魅力价值的现时律、延时律、永时律等三个层面加以诠释,可以窥视其审美价值的传播意义。  相似文献   
7.
"别是一家"与"自成一家"──谈李清照词的创作理论与实践徐祝林"词别是一家"是介于婉约与豪放之间的词宗李清照提出的一个重要文学理论,"自成一家"则是她潜心创作的具体而深刻的实践。这一重要的文学理论与杰出的创作实践的完美统一,无疑对当时词的发展做出了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