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世纪中期至今的小学科学教育改革,实现了三个方面的转换:课程性质由"自然"到"科学",教育目标由"精英"到"大众",教学方法由"过程"到"探究";与此相适应,小学科学教师在专业素养上,也应该实现由"静态"到"动态"的转换。  相似文献   
2.
经亨颐主张师范教育要"以美育德",通过艺术教育陶冶学生品性,培养具有"高尚的品性"之人。基于此,他在实践中创造条件、高标准严要求、严格管理,使浙江一师优秀人才辈出,精神创造涌现,把艺术教育打造成学校之魂。这些成就的取得,与当时社会对艺术教育的认识有关,与受儒家传统心性之学影响而形成的中国独特的美学功利主义有关,还与日本教育和卢梭思想的影响有关,同时也是经亨颐坚持立足本土的现实理想主义态度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文学创作以作品的完成为终点,但从整个文艺实践活动过程看,作为文艺创作终点的文艺作品又成为文艺接受的起点。所以,文艺作品既是创作主体的对象,又是接受主体的对象。所不同的是,文艺创作以创造艺术形象为指归,文艺接受则是以作品为对象的审美意象再创造。所谓审美意象就是审美主体借助审美经验,通过对审美对象的观照,在头脑中所形成的审美形象。审美意象形成的过程,就是接受主体再创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