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学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康德认为:从来的哲学要么是独断论的,要么是怀疑论的,它们都缺乏科学的根据。独断论者不省察人类的理性能力及其限度,就简单地断定理性能够认识客观事物本身,或者认为理性自身具有的概念就是对客观事物本身的规定。这是独断的而非科学的态度.怀疑论者从感觉经验出发,反对有普遍,必然的科学知识,最终走向不可知论。例如休漠,他从感知出发试图探讨如何获得必然的知识。他发现:经验知识都建立在因果律的基础之上;但是,这种因果律不过是经验的习惯性联想,它并不能保证知识的必然性。因此,休漠说,没有必然的知识,一切知识都是或然。休漠曾追究过知识的基础,但是他失败了。可是康德却从中得到了启示。他说,休漠探讨知识的  相似文献   
2.
马尔库赛立足西方后工业社会的实际,对马克思主义有新的观点和新的发展;能够根据他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提出全新的系统的社会批判理论,发起对包括前苏联社会主义社会在内的集权社会的有力批判,并企图努力通过新的革命理论最终实现人的解放.马尔库赛的哲学思想浸透着极丰富的人文意蕴,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所有命题都必然地存在于逻辑空间之中.排中律是逻辑空间上最根本的推论,是使命题得以明晰的基本形式.无论预设是否真实存在,排中律总是毫无例外地普遍有效.  相似文献   
4.
一、康德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康德强调,一切知识都是关于现象的经验知识,都在经验之内;不可能有超验的知识。一切伪知识(旧形而上学中关于灵魂、上帝的知识)都是不可能的。人类认识能力所要完成的使命就是:探究知识的可能性和完满性,以及伪知识的虚假性和不可能性。他认为人类认识能力有三个环节:感性、知  相似文献   
5.
人类本质问题在哲学界中一直没有明确的答案,但马克思从"劳动"、"社会关系"、"需要"三方面作出的若干经典回答,可作为研究的参考;"过程性"的视角,用时间链把三方面结合起来,有助于全面而具体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类本质问题".  相似文献   
6.
戴春勤 《职业时空》2010,6(7):55-56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育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即有效地理解、评价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内容包括批判性思维的气质、品质和技能三个方面。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并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培养批判性思维,实现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全面论述论证的通行的一般规则的基础上 ,又补充了以下两条规则 :一是论据必须是全面的 ,二是论据必须是一致的。从而使得论证规则更加完善 ,更有助人们有效论证自己的观点和识别对方论证中的谬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