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北亚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条件生成了东北亚原始民族典型的狩/渔猎--采集经济,并孕育了东北亚地区独特的森林草原文化类型.这种原始文化基本上可分为:山戎文化群,北发文化群,肃慎文化群,华夏文化群,古倭文化群和古韩文化群.以狩猎、渔猎、游牧等不同的原始经济为基础生成的东北亚各原始文化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共性大于个性.诸文化群与中原华夏文化有着密切的接触和联系,长期受其影响,始终演绎着一种趋同于中原文化的自然进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译声构词不同于拟声构词。译声构词是人们通过声音象征间接转译事物或动作的声音形成音与义的联想创造词的方法。译声词的读音具有明显的声音象征意义。英语译声词的译声字母或字母组合所隐含的语音象征意义赋于该词一种独特的形态特征和表义功能。因此译声词应按照词所含的象征语音来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3.
词素初探     
词素(morpheme),作为形态学(morphology)的基本概念,一直是近几十年西方语言学家们探索,研究,争论不休的一个难题。早在本世纪四十年代或更早一些时候,西方语言学家就开始探索词素作为语法基本单位的可能性。他们从多种语言中搜集,整理了大量资料,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但是,由于学术观点的不同,导致了他们对词素这一基本概念认识上的种种分岐意见。这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局面,不仅存在于术语学的范畴,更重要的是,直接涉及到不同语言具有独特词形结构的形态学领域。  相似文献   
4.
01 20世纪60年代后期,语言学家们对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境语义的研究日趋深入。人们对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话语结构(discourse structure)的兴趣也日益浓厚起来。他们从话语分析入手,从实际语言中搜集,整理了大量资料,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对话语结构基本单位的确定问题也进行了比较深入地探索。比如;拉波夫,(Labov,1970,1972),斯克哥劳夫(Schegloff,1968—1972),还有杰佛逊(Jefferson,1972,1973)都把“语段”(utterance,即两个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人们对英语习语(idioms)的学习与使用一直感到困惑,而学者们对idioms的论述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关idioms的各种书籍和词典虽然为研究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材料,但是由于编写人在处理方法上各有所长,因而差异较大。诸家争议的焦点常常围绕着idioms的语义特征,形态结构和类型划分等几个问题。本文试图从语义和形态两方面对英语的idioms进行综合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英国著名女作家,以象征艺术写作手法闻名于世。她写作的短篇故事.笔法细腻,寓意深刻.既有趣味,以缠结,构成了一种在想象层里展现的心理小说的故事体。本文着重分析作者后期作品的创作手法和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7.
东北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形成了先民们的原始渔猎经济,也培育了特色鲜明的原始文化和语言.这种原始文化和语言一方面保存了阿尔泰-通古斯语言的特征和规律,另一方面受到中原华夏文化和汉语的影响,具有许多共性,语言基本上可分为西部山戎语群,中部北发语群,东部肃慎语群和南部的古汉语语群.  相似文献   
8.
先民原始的蒙昧和怪异的恐惧感孕育了以萨满信仰为代表的东北地区神秘多变的惧感文化。以惧感文化为基垫的萨满信仰,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独特的文化模式——萨满跳神,是一种人类本质异化的动感过程,是在虚拟的世界里,通过剧烈的人神互动演绎人的本质的转变过程,即从人到神的异化和神到人的归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现代英语中的词节"splinter"是英语言中最基本的、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能承载意义的最初级的语音单位;同时也是最具黏附性的、语义相对模糊的形态单位。词节的语言特征十分明显,如语音的寓意隐含性、多变性和复化趋势;形态的简洁性、粘附性和多样性;语义的模糊性、心智层的现实性及含义的概括性等等都是目前英语形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五十年代初期, 存在主义哲学思潮席卷了战后的欧洲。在表现主义文学的影响下,以法国尤金·尤奈斯库和萨缪尔·贝凯特为代表的荒诞派戏剧登上了世界文艺舞台。该剧派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深刻地反映了战后西方世界荒诞的的社会现实,受到广大观众空前热烈的欢迎。五十年代后期,荒诞派戏剧的影响逐渐扩大,六十年代传遍欧美各国,成为二次大战后最引人注目的戏剧流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