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拿大籍华人女学者、国际知名词学研究专家叶嘉莹提出了有名的“兴发感动”说,这个学说融合中西理论,其创新性和理论价值体现在创造性组合,重视诗论中的读者“在场”,对“能感之”、“能写之”的新解和运用,创立了新的批评标准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分析叶嘉莹运用西方女性主义文论中的女性形象、女性语言、“双性人格”、解析符号学等理论对中国花间词美学特质成因的探讨,认为她的探讨具有自觉的理论意识,得出的一些结论有新意和学术价值,对当代词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澳门女性文学代表作家林中英在其短篇小说《重生》中,描绘了由大陆偷渡到澳门的黑市劳工们的苦痛和身份确证的梦想,呈现了身处社会边缘的新移民的独特生命感受。  相似文献   
4.
叶嘉莹从庄子"七窍凿而混沌死"的故事,生发出"七窍虽凿而混沌不死"的诗学理想,这种批评境界和追求,显示出叶嘉莹古典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相结合的批评思路,是叶嘉莹面对现代性的一种抉择,一种应对策略,也是她传承中国诗学传统的使命感之体现.  相似文献   
5.
"花间鼻祖"温庭筠的词自古以来多受关注,清代常州派词论家张惠言以"比兴寄托"解温词,遭到王国维等人的反对.加拿大籍华人女学者叶嘉莹亦反对张惠言的穿錾比附,但她并不是如王国维等人那样完全从知人论世的角度,而是直接从文本出发,独辟蹊径,从跨文化的角度,以尼采和康德的美学理论来观照温庭筠词,认为其词的最大的两个特色一是多为客观之作,二是多为纯美之作.并为张惠言以比兴寄托解温词找到了原因,也据此驳斥了张惠言之说.  相似文献   
6.
就古汉语教材、常用工具书及古代文学作品个别字词的词义重新注解释义与方家提出商榷意见 ,对古汉语及古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稍有裨益。与郭锡良等编著的《古代汉语》、《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周予同主编的《中国历史文选》等教材及工具书所作释义提出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7.
现今,发达国家道路运输业已经基本实现信息化。了解国外道路运输行业信息技术,对我们国家道路运输行业信息化建设有十分必要借鉴意义。本文重点介绍国外道路运输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中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情况以及我国道路运输行业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主义在中国误读之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在中国曾兴盛一时 ,但不可否认 ,人们对后现代主义的理解因多种原因 ,存在着一些误区 ,如认为后现代主义只是一种文艺现象 ,其精神实质只在于解构、拆除等等。因此 ,有必要对此进行反思 ,以使人们走出理解误区 ,也有助于目前学术界对后现代主义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以来,乡村生活图景的变化反映了深刻的社会变革和村民个体心态的转变。返乡小说《望春风》延续了格非“江南三部曲”的叙事路线,标志着作者向现实性乡土题材的不断靠拢。作者对传统乡村叙事方式进行现代性转换,聚焦于传统村落式乡村艰难变革的社会现实,展现村民个体在变革中的成长经历,呈现城镇化发展之于乡村的多重影响,探寻乡土精神重塑的可能性,继而在文化层面传达了知识分子格非对于当下乡土文明的冷静反思。  相似文献   
10.
在2007年12月12日暨南大学举行的"饶芃子教授从教五十周年庆祝大会"上,饶芃子教授深情地说:"我人生中最明媚的春光在讲台上,最有活力的形象是学生的形象"."我深知自己是平凡的,说到底,我只是学生们的老师."平凡的话语显示出饶教授不平凡的心性与追求,这是她对自己身份的定位,折射出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