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16篇
社会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锡滩簧传播到苏州后,演变成"苏滩"。在昆剧的影响下,苏滩又分化成"前滩"与"后滩"两种艺术表现形态。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苏滩救助了频临死亡的昆剧,昆剧也帮助苏滩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剧种。五十年代之后,活动于苏州的两个剧种的关系依然非常密切,演员都是昆、苏剧目兼修兼演,表演技艺则相互影响。然而在近二十年间,受到政府与社会高度重视的昆剧却疏远了苏剧。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70年代末到现在的新时期,新创作的戏曲剧本有千部之多,然而最为人们欣赏的则是浸润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剧目,但许多剧作者在剧中无意识地宣扬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以川剧《潘金莲》为代表的"思想剧",改变了戏曲通俗文艺的性质,使戏曲严重脱离了最普通的百姓;许多剧目过分追求故事的奇异性,又不注意细节的真实,使得内容缺少生活的依据与内在的逻辑性。  相似文献   
3.
论花间词的艺术朱恒夫从艺术的角度,历来词论家把许多花间词人分为两大家,各以温庭筠、韦庄为代表.这样的分法是符合实际的.以温庭筠为代表的一派词人有:皇甫松、魏承班、张泌、牛峤;以韦庄为代表的另一派词人有:李、孙光宪、顾、欧阳炯。另外还有一些词人,其词个...  相似文献   
4.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深受王阳明心学的影响,小说所叙述的故事与着重塑造的孙悟空形象,形象地表现了修心正性、成圣作贤的心学理论。孙悟空从充满欲望的野猴到取得正果的猴神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去心中之欲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鸡与傩     
鸡与傩朱恒夫行傩活动,在中国可谓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不仅渗透在上古生活和人们信仰的各个方面,即在今日之城乡,仍或显或隐地顽强地表现着。而这一活动,又多数与鸡发生着联系,鸡以及它的首、血、卵、毛、骨等等成了行傩的重要工具。毋庸置疑,鸡在巫傩活动中显示着...  相似文献   
6.
理学的精神理念不仅深刻地存在于中国古代小说的思想内涵之中,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由于几乎所有的作家都曾受到过理学的灌输,因此,他们的思维方式惊人地相似,其小说表现手段亦大同小异。理念先行与主题提前定位在理学诸多的哲学命题中,知与行是一对重要的范畴。知是道德知识,是主观性的,行是道德践履,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知行的讨论在宋代的理学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程朱的知行观代表了宋儒对知行的基本看法。程颐曾用出门走路为例,表达了只有先知,然后才能行的观点。他在《论学篇》中说:“今有人欲之京师,必知所出之…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巫傩活动与鸡有着紧密的联系,鸡在行傩仪程的不同阶段与不同的时间、地点中,主要有七种功用:作祭祀的牺牲;驱除鬼蜮;安定魂魄;以卜吉凶;使偶像神变成真神;起镇压瘟神鬼祟的作用;代表着艺人的魂魄。鸡之所以被民间如此重视,原因有两点:一是在初民的思维中,鸡被认为是天地的端始,一切的生命都是由它孕育而成,它有着非凡的神奇力量。二是在初民认为,鬼魅是惧怕光明的,而鸡唤来了太阳,使得光明取代了黑暗,阳气战胜了阴煞。于是,人们将鸡奉成克制鬼魅的神物。  相似文献   
8.
一、民间舞蹈的分布、源流与分类江苏民间舞蹈的种类十分丰富,有一百多种,其中主要的有花鼓、龙舞、莲湘、花船舞、灯舞、剑舞、高跷、跳五猖、跳财神等等,这些舞蹈几乎遍及本省江南、里下河流域与徐淮地区。另外,有一些舞蹈几乎只在一个大的区域内流行,如跳马伕(又叫马伕香、跳马皮、跳马披等)流行于南通、扬州、盐城等地区,采茶舞基本上只流行于栽种茶树的江南地区。还有一些舞蹈只在一两个县的范围内流行,如痴和尚吃酒之于吴县,抢更饭之于昆山县,三十六板凳之于无锡县,水鬼求雨之于如皋县,摇钱树之于启东县,水牛舞之于江都县,踩水之于阜宁县,请孙猴子之于沛县,独杆桥之于丰县、泗洪县,男欢女喜之于宜兴县。  相似文献   
9.
望夫石传说考论朱恒夫在古代文献中,存在着大量的有关望夫石的传说。对这样一个普遍存在的古代的文化、文学现象的发展轨迹进行勾勒和分析,无疑有助于了解这一传说的文化、美学意蕴,并通过这一传说对民族文化心理进行某个方位的透视。一此传说不知起于何时,但在现存的...  相似文献   
10.
在清帝国腐朽不堪和民初社会曙光未现的背景上,昆剧作者在创作中表现了对现实的极度不满,然而,对未来又信心不足,剧作流露出浓郁的哀伤与绝望的情绪。由于多数剧作者是有政治抱负的文人,所以,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将昆剧创作当作思想宣传的一种手段,因此,说教大于形象。又因为他们缺乏舞台经验,故不遵守昆剧规矩、言语晦涩、情节平直,成了许多新剧目的通病。但他们大胆创新的精神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总的说,清末民初的昆剧创作,使更多的观众对昆剧失去了信心,加速了昆剧的衰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