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许多欧美作家是以战争为题材进行创作的.他们的许多作品从对战争场面的外在壮烈与残酷的描写转向了揭示战争中人的内心世界,揭示战争对人类心灵的伤害与人性的扭曲上.从欧美作家战争文学的创作思想取向、欧美作家战争作品的视角等方面对欧美战争文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论审美价值、文化心理和社会影响力在商标翻译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商标名称翻译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更蕴涵着深刻的文化内涵,甚至可能对目标语国家的社会意识形态产生影响。本文从美学角度分析了商标名称翻译对消费者审美心理的迎合;从文化角度强调了商标名称翻译跨越译入语文化障碍的重要意义;从社会影响力角度深入探讨商标名称翻译和消费者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化全球化·文化操守·翻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西文化差异的视野 ,探讨了经济全球化格局下“文化全球化”、“翻译理论研究全球化”等时髦提法可能会给我们带来的消极影响 ,并试图从文化研究理论的视角入手 ,提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操守的重要意义及在翻译研究领域应该采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小说《特别响,非常近》以“9·11”事件为背景,用儿童视角勾勒出各色人物的创伤体验,以寻锁(索)为线串起整个事件的发展.从创伤见证者奥斯卡的创伤性记忆、创伤的叙述性治疗以及事件亲历者与见证者的心理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如何破除创伤的生理及心理束缚,在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关爱下抚平内心的伤痕,是当今所有受到恐怖威胁和饱受心理创伤的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阐释学与“多向度”翻译标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尽管翻译界对翻译标准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息过 ,但总的说来 ,经典译论一直以对原文的忠实作为翻译的最高标准。从现代阐释学的基本原理出发 ,探讨了翻译标准的“忠实性”问题和翻译活动中的“多向度性”问题 ,并讨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就生命的终极价值而言,人生就是一个从非本真的“向死而在”到本真的“先行到死”的过程。 此在唯有真正地清醒死亡,避免陷入惧死、避死的“沉沦”,才能以扫尽尘嚣的泰然姿态直面无法回避的死亡,实现超越生存本身的“向死的自由”。 从海德格尔生存本体论下的“存在”视角思考小说《凡人》中的存在与死亡问题并得出结论:作为灵性存在的人的一个伟大之处就是能够通过对“死”的洞悉,使自己成为在世的神;人既是向死而在的凡夫俗子,更可以依藉先行到死的方式超脱凡俗的肉身,凸显此在“存在”的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