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9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翻译研究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研究领域。近年来,许多研究结果表明:翻译研究已越来越紧密地同文化研究结合在一起了,从纯语言学的角度来探讨翻译的标准和翻译的方法等翻译问题,已显得远远不够。正如王宁所指出的,以前那种注重字面的语言学取向早已过时,取而代之的是以交叉学和边缘学科为其特色的翻译研究,它把翻译放在跨学科和跨文化的语境下加以考察。只有这样,才能把这项研究引向深入,从而发现更多的具有普遍性意义的问题。笔者拟从翻译与跨文地阐释的角度,去分析和揭示一些引发学者们思考的相关问题。一、关于“误读’债概念“误…  相似文献   
2.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以跨越为特征的边缘性学科,其学科建设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孙景尧的文章通过对国内较通行的比较文学教材的评述,对该学科在中国的现状表现出一种忧虑:比较文学是否可能成为比较玄学.王志耕以<新编比较文学教程>为例,肯定了比较文学走向现代文论与文化研究的趋向.徐田秀通过对<比较文学论>的阅读,提出了寻找中国比较文学之"根"的问题.李兰生则从汉语文化语境中的外国文学研究着眼,探讨了实现"中国化"学术理念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3.
现代派小说家在语言形式上都是刻意创新的主观追求。在他们看来,语言是小说存在的家园,"写小说就是写语言"。20世纪爱尔兰小说大师詹姆斯·乔伊斯的《都柏林人》,是一部兼有短篇小说外在形式和长篇小说主题结构的作品,它在语言上体现了乔伊斯独到的艺术风格。作者采用文本"细读法"(close reading)解读和阐释《都柏林人》,评价和讨论乔伊斯是如何通过巧妙地运用"同现"复现"破格"等语言艺术技巧,来展示小说这种叙事体裁的艺术魅力的。  相似文献   
4.
在《邓小平文选》中,邓小平同志对文艺工作的许多论述,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文艺思想。邓小平同志提出:“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样的口号,因为这口号容易成为对文艺横加干涉的理论根据,长期的实践证明它对文艺的发展利少害多。但是,这当然不是说文艺可以脱离政治。文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任何进步的、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不能不考虑作品的社会影响,不能不考虑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党的利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在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总结革命文艺运动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文艺工作总的口号。可以说,这个总的口号,也就是邓小平同志上述论述的概括,是毛泽东文艺思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趋势 ,比较文学 ,作为一种跨越性的文学研究 ,在全球化时代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本组笔谈即致力于探讨全球化与比较文学的关系 ,分上下两篇。上篇中 ,何云波的的文章探讨全球化语境下比较文学的选择与出路 ;李兰生则试图通过对中外文化关键词的清理寻求跨文化阐释的途径 ;王晓东以《道与逻各斯》和《中国阐析学》两本书为例谈如何寻找中国文论自己的声音 ;周春通过美国黑人女作家的小说《所罗门之歌》谈民族身份的失落与认同。  相似文献   
6.
在西方批评界 ,T·S·艾略特被称之为“古典现代主义”诗人 ,其“古典性”在于他一直着力追寻和审视西方文化传统中一脉相承的宗教精神资源 ,其“现代性”在于他深刻地洞见到 :西方现代文化和精神世界之所以日益走向“荒芜” ,恰恰是因为人文主义和基督精神的双重缺失。因此 ,他的诗学试图通过激活犹太 -基督精神这一传统文化资源 ,来打通古典和现代之间的历史壁障。他的诗歌创作和理论文献表明 :他实际上已经建构了一种独具个性的现代主义宗教诗学。  相似文献   
7.
在乔伊斯看来,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些生活在殖民文化语境下的爱尔兰芸芸众生无论如何都无法摆脱生存的困境,他们都患上了一种精神“瘫痪”的痼疾.因此,用文学的形式来揭露这种痼疾,把国人从麻木不仁中唤醒,便成为了他的艺术使命和道德担当.其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的《姐妹》和《圣恩》揭示的就是爱尔兰民族文化心理的瘫痪.乔伊斯对这种瘫痪的现状有着深深的焦虑,而这种焦虑,又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文化根由,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焦虑.  相似文献   
8.
《都柏林人》的交响乐结构及其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柏林人》是乔伊斯的第一部作品,作为他唯一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它颇能体现乔伊斯早期文学创作的诸多艺术特色.从其主题结构上看,这部作品采用了交响乐的表现技法;从该作品的主题结构出发,结合每一篇故事,以及通过对“瘫痪→麻木→死亡→复苏”这一主题发展模式的分析,可以发掘整部作品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9.
现代派小说家在语言形式上都是刻意创新的主观追求.在他们看来,语言是小说存在的家园,"写小说就是写语言".20世纪爱尔兰小说大师詹姆斯·乔伊斯的<都柏林人>,是一部兼有短篇小说外在形式和长篇小说主题结构的作品,它在语言上体现了乔伊斯独到的艺术风格.作者采用文本"细读法"(close-reading)解读和阐释<都柏林人>,评价和讨论乔伊斯是如何通过巧妙地运用"同现"复现"破格"等语言艺术技巧,来展示小说这种叙事体裁的艺术魅力的.  相似文献   
10.
<四个四重奏>是一部诗与乐完美结合的现代主义经典作品,艾略特的创作理念中早已预设了"四重奏"这一音乐学概念.艾略特这部作品的主题意义,是借助复调、对位、和声、变奏等音乐技法来建构的.只有首先从音乐性主题结构和相关音乐技法切入,才能完整地理解这部作品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