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2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的士司机撞击抢劫犯司法适用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福 《琼州学院学报》2009,16(1):99-101,87
本文对的士司机撞击抢劫犯司法适用的相关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2.
辛焕文 辛焕文,湖北安陆县人,一九○一年出生在一个小康农家。一九一六年他考入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那里接受了董必武等同志宣传的革命思想,参加了“五·四”爱国运动。一九二二年他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在那里又接触了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李大钊主持出版的《政治生活》等革命刊物,积极参加北京地区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他刻苦攻读英文、德文,研究《资本论》等马列主义著作,一九二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九二六年夏,辛焕文因带领学生参加北京各界群众反对日军援助军阀张作霖、炮击冯玉祥国民军,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一事,遭到段祺瑞政府的通缉。根据党组织的安排,他南下广州,参加北伐战争。  相似文献   
3.
关于行政性浪费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福 《理论界》2006,(12):61-62
建设节约型社会,要避免浪费。但是目前国家避免浪费的注意点是提倡居民节约水电,工厂制造节能产品等,忽视了一些体制性的浪费。许多现象和数据表明,行政性浪费严重,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长期困扰着国民,政府主管部门采取的解决措施却是隔靴搔痒,投鼠忌器,职能部门归咎的原因讳莫如深,避实就虚。看病难、看病贵的真正原因是国家医疗卫生体制市场化改革滞后;国家医疗卫生行政部门因保护部门权益不想改革;公立医疗卫生服务行业人员因既得利益不热心改革。当前医患冲突不断升级,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的和谐和稳定。针对今后的医疗改革,推行医疗服务市场化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本;实施以技养医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法律是感情与理性的统一,还是感情与理性的对立?立法、司法是唯情还是唯理亦或是情与理的兼顾?这是立法、司法实务中必须明确的一个基本问题。法律的“情”与“理”,虽然都可能带有一定的阶级立场、主观指导思想,但是,法律的基本属性是“理”,立法中立法者的思想感情不应损害法律的理性;司法中司法人员在严格依法判案的同时,在法律缺陷和不足的地方,在自由裁量权的情况下,司法人员应有“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的司法感情,更完美体现法律的正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掀起立法高潮,不断出台的法律、法规,对规范公民行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起了积极作用,但是众多法律、法规中也存在一些非理性的倾向,背离了立法宗旨,影响了法律的权威性.削弱了法律对社会的积极作用,我们有必要对其产生的原因及导向进行认真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同的社会主流思想,体现不同社会性质和发展水平。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正在努力践行"民本"思想,但是,带有封建"君本位"思想残余的"官本位"思想,在社会生活中根深蒂固。其主要表现为政府机构精简膨胀的循环怪圈、官本位意识、政治权力对公民生活的干预等,并造成行政管理的"人治"、行政效率低成本高、官本位思想滋生腐败、专业技术遭扼杀等危害。应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依法治国;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增强公仆意识,建设服务型政府;努力营造能上能下、能官能民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8.
确定专业市场定位,狠抓学科特色建设,是独立学院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办学的主轴。按照“达标,创特色”的思路,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城市建设学院找准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市场的位置,在确定专业特色定位、实施成功素质教育和进行学科专业建设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一个用车撞击抢劫犯,意欲将他擒拿归案的司机,因过失致抢劫犯死亡,承担11年刑期、15万赔偿的沉重代价。案例凸现我国一些司法人员思想业务水平存在的问题,应当进行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目前的国家发展水平、社会环境和法律环境,并不具备立即废除死刑的条件,尽快废除死刑的时机也不成熟。一些学者立即废除死刑、尽快废除死刑的主张,多数是在自己不断深入的法学理论研究基础上产生的结论,是建立在理论上的理论,是超前的理论。这种主张与社会实际相脱节,也与广大普通公民、尤其是生活在社会底层大多数民众的愿望、体会相悖。我国目前废除死刑,可能损害社会公平,导致社会秩序恶化。党和人大在死刑存废的决策上,应当多听听广大民众的呼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