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傅维鳞(?—1667),原名维桢,字掌雷,号歉斋,直隶正定府灵寿县(今河北灵寿县)人。维鳞的八世祖叫傅才,因有开国功隶明羽林右卫为正千户,永乐时随驾迁京,升官至锦衣卫指挥使。傅才之子傅宽徙居灵寿,弃武习文,从此子孙皆以耕读为业。维鳞之父叫傅永淳,明天启进士,崇祯时官至河南道监察御史,太仆寺少卿,吏部尚书,因抨弹不避权贵,为忌者所逐,引疾致仕。甲申明亡,永淳北向痛哭,率全家逃入东海岛避难六个月后,清兵入定京师,始返故居,家产荡然无存,永淳自海上归来,又“陛见辞归山中”后,便闭门读书,绝不与公门官吏往来。  相似文献   
2.
关于秦汉时代的“苍头”问题,有不少论著不加分析地把“苍头”都当做奴隶,把“苍头军”当成奴隶军。我认为这是不够确当的,很有必要再作进一步的探讨。“苍头”一词,始见于战国,如《战国策·魏策》载,苏秦对魏王讲:“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力二十余万,苍头二十万,奋击二十万,厮徒十万。”在《荀子·议兵篇》里,“武力”又称“武卒”,据旬子讲,是按高标准精选出来的主力军,胜于齐的“技击”,仅次于秦的“锐士”,名闻当世,因此,苏秦特别把“武力”摆在魏军各兵种的首位;“厮徒”实  相似文献   
3.
张岱(1597—1684)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张氏远祖自四川剑州迁到浙江山阴(今绍兴)定居,发祥于高祖天复,曾祖元汴为明穆宗隆庆五年状元.祖父汝霖为万历二十三年进士,升至兵部武选司主事,后落职家居,颇蓄声妓,喜好丝竹,家道由盛转衰,至其父辈,世产仅足供衣食.岱母苦心经营二十余年,家业重振,但其父不事生计,尽情享乐,崇祯初年,家道日落,衣食难保.张岱自为墓志铭云:“少为纨绔子,极爱繁华……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