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被誉为“无冕之王”的记者,历来是被人们当成神圣而令人羡慕与向往的职业。然而面对这门人与人、人与社会打交道的极其复杂而深奥的学问,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有人成绩卓著,有人流于平庸。在中国,有人抱怨说,国内几十年来没有出现一个“大记者”;在国际上,有影响的记者则更是寥寥无几。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成名的记者,多是具备有求异性思维这一特殊素养。这要算是一个奥秘。记者采写新闻离不开求异性思维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在描写希腊抵抗运动的勇士亚历山大·帕那哥利斯时写了这样一段话:  相似文献   
2.
新闻要真实,这是新闻工作者的起码知识。办报,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靠真实新闻的力量来达到宣传群众,鼓舞群众,组织群众的目的。如果违背真实性原则,就要走到斜路上去。五十年代末和“四害”横行时期,那些浮夸的和歪曲事实真相的报道,曾对党的事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这个教训应该是极为深刻的。可是,粉碎“四人帮”后的几年来,在报纸广播上发表的失实新闻,仍不少见,这是必须引起我们重视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新闻价值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近年来新闻界争论不休,众说纷云。但概括起来,不外有如下几种:一说新闻价值是记者选择和衡量新闻的标准;一说它是客观事实作用于社会的功能;还有的说它是新闻机构发布的新闻  相似文献   
4.
《天津日报》1983年8月16日刊登了一则题为《滦河水向天津奔来》的新闻: 十时整,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同时按动提闸电纽,顿时,水流直泻,瀑声如雷,白雾升腾。 在大黑汀水库前,清澈的滦河水如离弦之箭,通过五百四十米长的渠道,射向分水枢纽闸门,激起巨大的浪花;水头在闸门出口处卷起无数旋涡,转眼间奔入十二点三九公里的隧洞。 此时,分水枢纽前彩旗飞扬,人头攒动,解放军指战员有的挥舞双手,有的晃动草帽;从鬓发斑白的首长到生龙活虎的战士们,都在尽情地欢呼、跳跃。他们的嗓子喊哑了,他们的眼里噙着晶莹的泪花。  相似文献   
5.
地地道道的孔老二信徒林彪一伙,把孔孟之道作为阴谋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的反动思想武器,他们对明朝的儒家代表人物王阳明,也同样大肆吹捧为“先哲”,认为王阳明的唯心主义哲学,是“知行问题的最好思想”,并且扬言要“加以新的发挥”。到底王阳明是什么人,他所贩卖的哲学是什么货色,我们必须深入剖析和批判。  相似文献   
6.
当今的世界,已经进入了信息的时代。小小的环球,被人们称为“地球村”。我国,正在进行着“第二次革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设,对外开放,各种事业蓬勃发展。在这般急剧变动的年代里,新的政治、思想、科学、文化、经济信息,它们都非常迅猛地涌现,几乎使人们难于暇接。而每一重大的变动,又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生活和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信息的渴求更为迫切,特别随着“四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刘少奇于解放前后对新闻工作作过多次讲话 ,既精辟又全面地论述办报宗旨、方针、原则和方法。他说办报是给人家看的 ,是为读者服务的。把报纸办好 ,就能引导人民向前 ,引导人民走向真理 ,否则 ,“就要受到历史的处罚”。而在办报中 ,必须坚持客观、真实、公正和全面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原则 ,不能片面 ,不能失实 ,谁要是不客观公正 ,甚至“故意夸大”,谁就是要害死人的。刘少奇在半个世纪前提出的主张 ,对今天的新闻工作仍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闻战线》一九八○年第三期发表了刘少奇同志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对华北记者团谈话的记录。这次讲话中,刘少奇同志从党报的性质、任务到记者的工作、学习、工作方法等问题,都作了精辟地阐述,他在讲话中对记者提出的期望和要求,是我们每个无产阶级新闻战士应该为之奋斗的准则。今天我们重温刘少奇同志的这个讲话,对于明确记者的光荣职责,肃清新闻战线极左路线的流毒,是大有教益的。 刘少奇同志在讲话中,以党报的性质、任务为出发点,着重强调了无产阶级新闻真实性的问题,他鲜明地指出:“你们的工作第一要真实,不要加油加醋,不要带有色眼镜。  相似文献   
9.
靖鸣,现任广西大学新闻系的副教授、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其实,他既是一位才思敏捷、敢于实践的青年记者;又善于积累、勇于研究的年轻学者,早在20世纪90年代,已先后出版了《文学新闻采访写作必备》、《图文声像新闻采访学》、《会议学概论》等著作;而近年,他又出版了《问题新闻学》、《问题采访与报道》等论著,特别是刚刚出版的《新闻意识与消息采写》专著,值得认真一读。读它之后,你会有“新鲜、易懂、全面、深刻”之感觉和收获。第一是“新鲜”。所谓“新鲜”,就是开篇新鲜。作者以“新闻意识解读”作为全书的开头,以引领下文,实为…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了同敌人进行斗争,于1848年6月1日在德国科伦创办了无产阶级第一张报纸—《新莱茵报》。在宣传群众、组织斗争、干预运动、指导革命中,这张报纸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成为“革命年代德国最著名的报纸”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一卷第21页;下文凡引自此书的引文,只注明卷数和页码),是“革命无产阶级最好的机关报” (《列宁全集》21卷第60页)。 马克思在创办报纸的同时,提出了创办无产阶级报刊的基本思想和原则,创建了无产阶级报刊的理论基础,这已成为马克思主义宝库中光辉的一部分,而马克思的新闻评论的实践活动,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