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9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庸》原为《礼记》之一篇,南宋以后成为"四书"之一。在《中庸》由"篇"升格为"书"的过程中,佛道人士早在宋代儒家之先已对《中庸》进行了广泛关注和大力提倡。据此,学界引申出一种《中庸》"回流说",即《中庸》是从佛道回流至儒家的。但"回流说"没有或不能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儒家经典众多,佛道何以单单抽取《礼记》之《中庸》加以关注与提倡呢?这个问题之所以没有得到回答,一个根本原因在于前述"回流说"忽略了《中庸》升经的经学史背景。《中庸》升经的经学史背景,是指随着《礼记》的经学地位不断提升,《中庸》的社会地位也水涨船高,正是在这样一个经学史流变的背景下,南朝的戴颙、梁武帝等佛道人士在"格义""清淡"时,或中唐的儒家士人在行文作赋时,才会把既具有崇高经学地位又具有普遍义理的《中庸》作为关注与提倡的对象,进而也才有了两宋以后的《中庸》升格为经。  相似文献   
2.
先秦儒学是儒家学术的思想源头.这是由先秦儒学的基本特征和思想精华所决定的.首先,先秦儒学具有开放性特征,能够充分吸纳包容其他学派的思想,于是才有了后世儒学能够与道、佛、耶并行不悖.其次,先秦原儒精神中原本包含仁和礼两个方面,后世儒学中重于内在道德和强调外在规范两路即由此所开出.再次,先秦儒家的理想境界是天人合一、社会和谐与情意融融,这奠定了中国人精神追求的基本格调.最后,先秦儒家对中国古代文本的整理和保存付出了巨大的贡献,否则中国悠久的 文献传统根本不会形成.  相似文献   
3.
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由知识论的进路论证了审美判断力的先天原则是合目的性原则,并以此来弥合自然与自由两界的巨大鸿沟。但牟宗三判定康德这种知识论进路是无效的:审美判断力的合目的性原则不能沟通自然与自由两界,两界也不需要一个第三媒介来沟通。牟宗三认为问题的关键是要先有一个真善美的分别说,再由此转到真善美的合一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善美的真正沟通,从而在整体上消解并超越康德。  相似文献   
4.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一生学问的立言宗旨.知行合一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从知上说,良知之心无善无恶却知善知恶;从行上说,良知之心无动无静却能动能静.良知之心知善知恶,但为什么会有恶而不知、"好心办坏事"的现象?良知之心能动能静,但为什么会出现知而不动、"好心不办事"的现象?其原因在于知行合一的两个理论缺陷,一是以良知覆盖认知,轻忽认知之心的逻辑分析功能;二是道德情感交待不明,对道德的内在动力认识不清.  相似文献   
5.
杨少涵 《江淮论坛》2010,(4):70-75,175
心之良知和认知两种功能及其关系是孔子"心学"的基本内容。良知之心是对内在道德法则的直觉功能,具有内向性和直觉性的特点。认知之心包括道德认知和非道德认知,道德认知是对外在伦理规范的学习认取,非道德认知是对外部事物的分析判断。认知之心的特点是外向性和逻辑分析性。对心之两种功能的不同侧重或取舍,是后世儒家孟荀之争和朱陆之辩的根源性原因。  相似文献   
6.
性本非恶,荀子却说"人之性恶",性恶的根源到底是什么?这是荀子性恶论逻辑上的难题。对于这一难题,历来没有善解。其实,荀子为论证性恶准备了五个理论预设,即情性、同欲、欲多、物寡、群居。五者的必然结合是人的本性。五者本非恶,其结合却必然会产生一种恶果。性恶的根源就在五者的必然关系中。这是理解和破解荀子性恶论之逻辑难题的钥匙。  相似文献   
7.
杨少涵 《兰州学刊》2007,(5):183-184,113
荀子的军事论理思想继承儒家孔孟论兵思想,以礼义之统下的"仁义之兵"为治军的最高理想.同时,基于当时的社会形势,荀子还深刻认识到法的社会重要性,进而提出了"赏刑之兵"思想,作为对"仁义之兵"理想的现实补充,从而在理论上超迈了孔孟论兵思想,也奠定了荀子隆礼重法、王霸并重军事伦理思想的现实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8.
在儒家思想传统中,天是道德的终极根源。作为道德终极根源的天是形上天,但其最初形式是自然天。自然天成为道德终极根源的关键因素有两个,从客观方面来说是周人农业生活实践对自然天的依赖,从主观方面来说是这种天人关系中人们对自然天的情感投射。  相似文献   
9.
孔子中庸的三重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庸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孔子的中庸思想包括三重境界,即无过不及的"时中"境界、无適无莫的"执中"境界和无可不可的"无中"境界.能够做到以礼周流、无过不及就达到了第一重境界.能够做到义之与比、无適无莫就达到了第二重境界.能够做到从心所欲、无可不可就达到了第三重境界.  相似文献   
10.
性本非恶,荀子却说"人之性恶",性恶的根源到底是什么?这是荀子性恶论逻辑上的难题。对于这一难题,历来没有善解。其实,荀子为论证性恶准备了五个理论预设,即情性、同欲、欲多、物寡、群居。五者的必然结合是人的本性。五者本非恶,其结合却必然会产生一种恶果。性恶的根源就在五者的必然关系中。这是理解和破解荀子性恶论之逻辑难题的密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