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唐诗在德国     
<正> 唐朝,被誉为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在不到三百年的时间中,创作的各类诗歌,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艺术风格和技巧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伟大诗人李白、杜甫、自居易的辉煌诗篇,更为我国文学宝库增添了绚烂的色彩。研究一下唐代诗歌在国外的传播和影响,无疑将有助于我们认识唐诗的价值及其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德国中世纪骑士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扼要述评了德国中世纪骑士文学的兴衰,通过具体例子介绍了德国骑士文学的三种主要体裁:英雄史诗、骑士传奇和宫廷情歌,并对这些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弗朗茨·库恩(FranzKuhn,1884-1961)是德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他诞生于德国萨克森的弗朗肯贝格,1903年中学毕业,赴莱比锡学习法律,次年冬转柏林学习汉学,两年后返莱比锡继续攻读法律,1908年通过国家考试,获律师营业执照。1909年被...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纳粹时期的德国文学,在肯定反法西斯文学主流的同时,着重对纳粹的官方文学,特别是“血与土的文学”进行了分析批判。文章殖举了诗歌、小说和戏剧方面的例子,剖析了纳粹时期“血与土的文学”的欺骗性和反动性,并从世界观的角度挖掘这种文学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5.
林笳 《学术研究》2003,(8):125-128
本文回顾了国外关于“现代与后现代”的论争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后现代主义的批评,审视了我国比较文学研究者对后现代西方文化思潮影响做出的不同反应。文章认为,在多元话语的今天,从不同角度出发,对比较文学学科的理论进行探讨,提出截然不同的主张,是学术繁荣的体现。为了更好开展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后现代文化批评,但不必过分夸大它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林笳 《学术研究》2000,10(6):109-116
本文运用比较文学中母题研究的方法,考察了老聃这一中国历史人物在中德文学中如何被赋予了截然不同的个性,并探讨了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文中分析的例子是20世纪具有代表性的著名作家克拉朋德、布莱希德、鲁迅和郭沫若的作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