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梁高峰 《社科纵横》2005,20(5):117-118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以及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原有的“一裁两审”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已不能满足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求。本文基于个体劳动争议和集体劳动争议的不同,初步设想了中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新模式,该模式在减少争议处理环节,防止行政干预,增强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的权威性等方面均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2.
积极推动和发展农村法律援助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中国社会经济二元化结构影响下,我国法律援助事业呈现出城乡发展的极不均衡,集中表现为农村法律援助面临更多的困难和阻碍。建立和完善农村法律援助体系,应以满足广大农村公民的法律援助需求为第一要义,在扩大农村法律援助案件的受援范围基础上,建立健全农村法律援助的资金保障和人力资源配备机制,积极开展非诉讼法律援助,建立专门面向农村公民的法律援助机构,是推动和发展农村法律援助的必要手段。本文基于陕西省城乡法律援助的现实发展状况,结合我国法律援助的整体发展,对内需型农村法律援助模式的构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梁高峰 《社科纵横》2007,22(5):31-32
雇佣劳动是区别于小农性自我劳动的一种劳动生产方式,雇佣劳动实现了劳动和生产资料的充分结合,催生了商品经济的产生,逐步地实现了人类社会从农业到工业的巨大变化,实现了全社会的集约化生产。在现代科技革命和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作用。然而对于雇佣劳动的认识,我们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劳动力产权与资本产权的平等性认识,有助于我们对雇佣劳动的正确理解,从而有利于社会劳动生产关系的协调。  相似文献   
4.
谈谈农民工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高峰 《社科纵横》2006,21(7):98-99
近年来,农民工的权益保护问题一直都是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民工涌向城市。党和国家包括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但是如何发挥农民工作为权利主体的积极作用,是我们应当予以重视的又一条重要途径。笔者通过实际向农民工作法律维权报告,提出农民工如何通过提高自身素质依法维权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工会的性质面临着从计划经济时代的政治性团体向私法人组织的转变。本文通过对工会组织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应具有的本质属性进行分析,提出改革和完善中国工会制度的重点在于工会组织本质属性的回归,从而有利于中国劳资关系达到一个动态平衡和自治,使中国劳资关系的三方协调解机制能与国际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接轨,完成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后勤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已成指导广西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理论依据,如何充分调动人力资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掘人力资源的潜能,落实"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保障高校全局工作的正常运行,已成广西高校在后勤管理与服务改革工作中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色彩词在每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中都必不可少,其具有的独特语言功能和文化象征意义反映着民族的色彩意识和传统文化。中日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历史悠久,相互影响。本文通过分析中日色彩词语及其文化象征义,探究中日两国文化异同。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是一个需要认真讨论的问题。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随着中国的日渐强大,站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高度,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系、精神、要素、结构等方面思考中华文化复兴;平等对待不同文化传统,广泛学习借鉴世界上的优秀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整理、继承、创新、发展,做到"温故知新";以中华文化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