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论王渔洋评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渔洋是清初极负盛名的诗人。他论诗力主“妙悟”,创“神韵说”,许多诗作淡远自然,清新蕴藉,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对当时和后世都有深远的影响。但是,他对杜诗的评论,却一直受到人们的非议。和他同时的赵执信,就说他“酷不喜少陵,特不敢显攻之,每举杨大年‘村夫子’之目以语客。”①今天的研究者也多认为王渔洋名为学李、杜,实则崇尚王、孟,并认为他不喜杜诗的原因,在于他反对杜诗对黑暗现实的揭  相似文献   
2.
近代通俗小说创作的三次高潮,标志着近代小说的繁荣。近代小说的发展走向,和近代社会的发展走向密切相关。初期的侠义公案小说,反映了广大民众对统治当局道义、能力上的怀疑,和对下层社会力量的认可;改良时期的谴责小说,对封建末世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辛亥革命前后的“鸳蝴派”小说,则从更内在的层面,反映了人们价值观念、人生格调的变异和对封建理念的叛离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小说经历过讲述故事、描写人生和反映某种社会问题的三个阶段,问题小说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高级形态。清代的讽刺小说,谴责小说,同时又都是问题小说。《儒林外史》是我国问题小说的开山之作,谴责小说是问题小说创作的高潮。清代问题小说创作上的得失,直接影响到今天的小说创作,值得认真研究、总结。  相似文献   
4.
《天宝遗事诸宫调》是我国说唱文学中的杰作。最主要的特点是曲尽人情,富有世俗气息。人物塑造突破类型化的模式,注重发掘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情节描写细腻逼真,且有大量生活细节的描写。语言清丽自然,富有抒情色彩。对无杂剧及后世的叙事文学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鸦片战争前后,侠义小说和公案小说合流,产生了侠义公案小说,描写清官和草泽英雄联手治理国家。反映了广大民众平等观念的增强,和希望振奋国威的爱国情结。本世纪初,侠义公案小说又发生裂变,产生了武侠小说和侦探小说。对封建政权由依托到鄙弃;由崇尚性理之学到推崇科学,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6.
“鸳鸯蝴蝶派”小说与明清“以情抗理”的文学思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鸳鸯蝴蝶派”小说与明清“以情抗理”的文学思潮武润婷近年来,长期被打入冷宫的“鸳鸯蝴蝶派”小说,开始进入了人们重新研究的范畴。然而,由于“鸳”派小说产生之初,就受到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一致讨伐;解放后所出各种文学史又都把它看作是文学创作中的反动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