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9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
自从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这个概念以来,"以人为本"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学术界主要从"以人为本"提出的缘由、"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以人为本"提出的现实意义以及"以人为本"的实现途径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为了全面系统地了解当前学界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有必要对其进行一番梳理,以进一步推动学术界对"以人为本"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农业政策总体上经历了三大时期和若干个阶段。即1949-1978年艰难曲折时期:主要实行以“工农产品剪刀差”为主要特征、对农业“多取少予”的“扭曲性”政策,从而导致城乡二元经济与体制结构形成;1978-1986年改革开放初期: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使农民成为经营主体的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并继续巩固与完善相应的农业政策;1997-2008年改革开放深化时期:主要推行“粮食保护价”制度,实行农村税费改革,颁布《农村土地承包法》,逐步取消农业税,提出以发展现代农业和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为核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等政策。综观建国以来农业政策目标与措施的嬗变,农业政策涵盖面比较广泛,所制定的政策方向日趋科学合理,增加农业产出和提高农民收入始终是农业政策的两大主题,但对农业非经济品还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对非经济与经济品之间的联系缺乏必要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和谐”在中国文化史上并不是一个全新的命题,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谐思想是其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所提倡的修身为本促进身心和谐,推崇忠恕仁爱追求人际和谐,重视群己之和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提倡“天人合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等和谐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和凝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今天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和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4.
和谐在中国文化史上并不是一个全新的命题,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谐思想是其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所提倡的修身为本促进身心和谐,推崇忠恕仁爱追求人际和谐,重视群己之和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提倡天人合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等和谐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和凝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今天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和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5.
从叶剑英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到邓小平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再到江泽民提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再到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即“四个文明”,最后到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今天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发展变化,对于新时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叶剑英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到邓小平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再到江泽民提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再到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即"四个文明",最后到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今天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发展变化,对于新时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第三条道路”理论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三条道路"是资本主义国家为解决自身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的不平等和非正义等社会和经济危机,从国家政治和执政党的角度提出的一种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理论和实践。其理论和实践探索对我国未来经济和社会改革目标的制定和策略选择,以及我国解决全球化时代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各种新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分析了在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上,发现电力企业人力资源改制所需面对的问题,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以此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改制的优化创新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这个理论体系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发展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性课题,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也标志着我们党的理论建设更加成熟。全面系统地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结构,对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理论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核心把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具体实践相结合,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研究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和创新,对推进我国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