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认知图式是人们头脑中形成的模式,在此基础上,人们理解并对新信息做出适当的反应。本文通过介绍图式的起源、定义和分类。讨论两者的关系,探讨了图式理论在文化负载词翻译中的应用,提出相应的翻译方法,并得出结论:译者应不断扩充自己的认知图式。  相似文献   
2.
《中华帝国全志》英译本译述的《本草纲目》开辟了中医药文化在英语世界传播的先河.在"中学西传"背景下,译者以宗教和科学交流为出发点,采取删减、改写、增添文本内容的翻译策略,展现了明清时期中医药文化在西方传播的最初面貌,还原该译本的译介过程对当前中医"走出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美籍华人文学作品的译介让“文化回译”成为近期的研究热点。本文以邝丽莎的《上海女孩》为例,以文化回译为着眼点,通过对比研究其英文原作和中译本,旨在阐释文化回译并不是传统上非此即彼的文化定位,而是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果,为文化回译在美籍华人作品译介研究中开拓出新的研究视点。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翻译研究多从语言学层面上对原文和译本进行对比,认为“忠实”是翻译的最高境界.但是晚清翻译文学的成功却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其他因素对翻译行为的影响力.在此拟从意识形态角度出发,结合林纾翻译的《块肉余生述》,从意识形态对文本选择、译文文体选择以及翻译策略的操纵三个方面,系统分析意识形态对晚清文学翻译的操纵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