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发散酒味的醉语 在《水浒》中,说到酒、饮酒、醉酒的有一百一十二回,占总回数的96%。正面展开醉态描写的就有27次之多,醉语就是这诸多醉态描写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醉语,就是人因喝酒过多,造成“酒恶”、“酒困”以致神态不清状态所说的话语。《水浒》的醉语刻画活泼多姿、富有神致,既反映了醉语本身的特点,也体现了运用语言艺术的规律性。 首先,《水浒》的醉语描写,扣合了人醉时的生理、心理特征。大凡喝酒致醉者,生理上都有程度不同的神志麻痹,在心理上,则多直现浅露。而酒醉又呈千般样:有略带三分醉意、神志尚还清醒的微醉;有神志朦胧、似…  相似文献   
2.
自有人类社会,美与丑这对孪生兄弟就结伴来到人间。厌丑之情,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漫漫的历史长河里,真善美在同假恶丑的相互比较中存在着,在相互斗争中发展着,美与丑就这样地相辅相成、矛盾统一,“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为鞭挞丑恶,为歌颂美好事物,都需要对丑的艺术  相似文献   
3.
长篇名著《水浒》的出现,开创了我国古典小说细节描写的新局面。它继承、发展了以往小说细节描写的简洁凝炼、神彩飞动的传统经验,以其深邃的思想涵义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把细节描写的艺术引向一个相当成熟的新阶段,达到了一个新高峰。从这部宏篇著作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一个个精巧形象的细节,好似一颗颗珍珠,烁烁发光,辉映全篇。如同生活那样气象万千,《水浒》的艺术细节是那样斑驳多彩,绚丽多姿,描写的手法又是那样变化多端。下面,我们仅就此作些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4.
《水浒》典型环境的创造,历来备受称赞。但对典型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环境的描写,不少文章认为:《水浒》缺乏景物描写,且大都是“三言二语”的勾勒。有的甚至说:“在《水浒》里几乎找不到一段完整的对于风景、风俗的详细描写。”有人虽然不同意这种观点,但在论述中,只据若干事例去作“质”的阐述,而没有对作品实际情况作具体分析,亦即没有一个“量”的基本概念。这实际上,仍然默认这样的论断:《水浒》缺乏景物描写。然而,这种看法并不确切。如果我们不从印象出发,而且对作品实际进行一番研讨和“统计”就可以看到:《水浒》的景物描写,不仅质量高,富有特色,而且“量”也是比较大的。天文地理,仙境人间,各色风物都有生动描述,有比较“完整”的“详细描写”,也有“三言二语”的  相似文献   
5.
一《水浒》里的封建官僚与梁山英雄,是相互联系相互斗争的两组根本对立形象。虽然,官僚形象塑造的艺术成就不如英雄形象,但是它也有自己的独特价值和美学意义,这是不该忽视的。真善美是在同假恶丑的相互比较相互斗争中存在与发展起来的。梁山好汉叱咤风云的英雄业绩,是在矛盾斗争中得以表现的。这矛盾的另一方,便是以封建皇帝为总后台的贪官污吏,抽掉和削弱这一方,梁山的好汉即失去了斗争的对立面,失去了表现英雄性格的一个基  相似文献   
6.
民俗,是一个民族传统的风俗习惯。《水浒》作者是描绘民俗的能手。在这部作品中,北宋的风土人情,诸如语言习惯、市镇风貌,服饰衣着,住房形式、婚丧嫁娶、音乐戏曲、体育武技、迷信巫术、信仰礼节、灯会杂耍,都有出神入化的生动描绘,展现出一帧帧北宋社会的民俗画卷。兹撷取一二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7.
《水浒》问世以来,被许多人看作“军事教科书”,对农民义军的作用尤为明显。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中,就有数十人袭用《水浒》人名和浑名。李自成“奉天倡义大元帅”称号,即由《水浒》“替天行道”蜕变而来。明末农民军中的“三十六营”、“七十二营”,便是仿效《水浒》中“三十六大伙,七十二小伙”的组织形式。清人刘銮在《五石瓠》中说:“张献  相似文献   
8.
看《水浒》,使人忧,又使人乐;让人哭,又让人笑。确切地说,《水浒》是一部涂抹着悲喜剧色彩的作品。全书后五十回,悲剧性强烈,但前七十回却有颇为突出鲜明的喜剧描写:那令人舒心开怀的气氛,那欢快乐观的格调,那形形色色的喜剧性人物,那使人捧腹的情节波澜,那将“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的生动场景,特别是那多姿多彩的喜剧形态,象讽刺喜剧、幽默喜剧、滑稽喜剧、抒情喜剧等等,部各呈丰姿,各具韵味。但不论是构置喜剧形态,或是组织喜剧矛盾,还是形成喜剧因素,都必须借助于艺术手法的巧妙运用和诱人魅力。对此,《水浒》作者确是出手不凡、颇有造就,不仅娴熟驾驭了独特的喜剧手段,而且还撷取其他一些手法,赋以喜剧的特定因素。择其要者,有下面几种:  相似文献   
9.
喜则笑,悲则哭。哭者,流泪而放悲声也,此乃“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之一。凡是杰构巨著,无不对七情作了出色的描绘。人们熟知的《水浒》作者施耐庵,亦是一个描写人物情绪的圣手,他不仅工于写怒写笑,也善于写哭,使哭声哭貌呈现出百般情态,蕴合着千种情怀。我们从《水浒》中可以看到:哭的描写,不仅有助于突出人物性格,更是被用来烘托、渲染、强化作品的悲剧色彩和深邃的主题思想。如此哭态描写的魅力及其艺术经验,是很值得借鉴的。  相似文献   
10.
“逼上梁山”这四个字,是梁山好汉生平遭遇的科学归纳,它形象地概括了各路绿林豪杰,各色草泽英雄历经迂回曲折的道路,“殊途同归”走上反抗之路的共同历程,反映了“虽欲不反,焉可得乎”的造反的历史必然性.它犹如一道耀目的闪光,划破了封建社会的漫漫长夜.正是“撞破天罗归水浒,掀开地网上梁山”,“仗义疏财归水泊,报仇雪恨上梁山”.因此,逼上梁山“成为了封建社会造反者的一面旗帜,是《水浒》“乱自上作”、“官逼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