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德育,作为向社会灌输主流伦理意识形态的基本手段,是统治集团最愿倾注热忱和花费代价的社会工作;而德育思想,作为伦理文化结构中的核心部分,又最为政治家、思想家所重视。在政治家和思想家的双重关注下,德育思想自然在民族文化中占有举足重轻的地位。中国德育思想源远流长,宏富精深;趋时更新,流光溢彩,是中国文化思想的主旋律。自先秦至明清,从近代到现代,几千年的哲学和文化,所谈所论都离不开一个“德”字。“德者,得也”。意味只有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方可得民心,得天下。德概念后被引申为人与人相处的道德规范和个人修养…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现代人学观重新审视老子的伦理思想认为老子的伦理思想以人性为基点,解决了人自身入与人人与自然三个方面的问题,形成了其朴素的人学伦理观,是真正的人性的道德,并指出了它对于现代道德重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1998年6月17日至21日,来自美国、港台和中国大陆学者近百人,在武汉湖北大学召开了“海峡两岸殷海光学术研讨会”,讨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殷海光的自由观、文化观、逻辑观和知识分子观等四个方面,现综述如下:一、关于殷海光的自由观殷海光是20世纪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自由主义是其精神的实质和核心,并贯穿其奋斗的一生。与会代表围绕殷海光的自由观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张宝明将殷海光与胡适比较,认为殷海光代表了一种外倾、进取、抗争的积极自由;胡适则代表了一种内倾、退缩、自御的消极自由。他同时指出,无论积极自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