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潘盛 《金陵瞭望》2008,(21):87-90
翻开《吴都赋》、《桃花扇》、《白门买书记》、《南京三年》、《南京日记》、《南京的思念》、《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等,每一部书、每一篇文章,向我们展示的都是一个似曾相识却又渐渐远去的背影,却又分明透露出南京文化的底气。  相似文献   
2.
潘盛 《阅江学刊》2011,3(1):103-106
在"俗文学中的江南"学术研讨会上,学者们发表了有关这一领域的最新成果,涉及江南地区俗文学资料的发掘、俗文学中江南文化的体现、文学的雅俗交融、当代视野下的俗文学研究等方面。选题广泛而细微,视角独特而开阔,提出了新的观点及研究方法,还发现和运用了新的史料。  相似文献   
3.
基于学界对"新时期文学"时间节点的众说纷纭,《新时期文学场域研究》以文学现场的复杂性、"转型期文学"的过渡性为论述基点,将"新时期文学"这一概念限定于1976~1987这一时间段。该书从文化生态的多样性入手,把文学知识谱系研究与"场域"研究相结合,既有纵向的历史视角,同时也注意到横向纬度,对被二元模式遮蔽的"新时期"文学现象做出了精确的理解和评价,从理论和史料两方面显示出独特的学术创见。  相似文献   
4.
潘盛 《南都学坛》2008,28(5):52-56
"十七年"是一个文学"一体化"的时代,革命回忆录作为一种"一体化"特征极其明显的文类,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写作者身份的真实和叙述手段的虚构。这两个特点在文学生产过程中策略性地结合,起到了改写和重构集体记忆的作用。从"十七年"革命回忆录书写中代表性文本以及生产过程可以看出,革命回忆录的书写与生产是个不断修改的过程,出现了作为精神符号的"榜样"与"典型",出现了集体作者及读者与作者的合谋。这种特殊的写作模式对"十七年"公共记忆形成所起到的作用是:以多方位的集体叙事强化记忆,创立一种群体性的文艺生产方式,在新的政治一体化语境中建构了一个新的历史主体——人民大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