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5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6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人的求知途径上看,生活有两种来源:经验和超验.经验的类型有个体理性经验、个体感性经验与社会道德经验;超验的类型有哲学本体论上的超验与宗教上的超验.基于这些经验与超验的不同类型,生活方式大致有四种:直觉与体悟;感觉与知觉;思辨与逻辑;社会与道德.它们共同构筑了一个彼此交融的、相互穿越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2.
鄂西故事《老鼠子嫁姑娘》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老鼠子嫁姑娘》故事情节结构新奇有趣.形式独特。故事蕴含了土家、苗族深沉的文化内涵—“老鼠娶亲”的生殖崇拜。这种老鼠原型还浸透着远古人类集体无意识的深沉情感。  相似文献   
3.
信用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如何防范信用风险对商业银行的有效运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信用金融工具的创新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文中对信用衍生工具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分类,对每一种产品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贱三爷故事既反映了流民贱三爷在农村帮工时的生活,又反映了他进城做雇工的生活。广大流民被压抑的愿望在贱三爷故事中找到了渲泄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拥有两类投资者的模型:一类具有“内在性消费习惯”,该习惯依赖于其自身的消费,投资者在进行消费选择时均要考虑内在消费习惯的影响;另一类具有“外在性消费习惯”,该习惯依赖于总的消费水平但不影响消费决策.用这种模型来分析异质偏好对资产定价的影响.发现在通常情形下,内在消费习惯增加股权溢价水平,而外在性消费习惯对股权溢价...  相似文献   
6.
选取我国沪深A股所有股票作为研究对象,采用OLS回归残差标准差提取和GARCH(1,1)加权平均等两种方法估计特质波动率,并利用Fama-MacBeth横截面回归法和分位数回归法对特质风险与股票预期回报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OLS回归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的特质波动率与股票预期回报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但在统计上不显著;分位数回归则表明我国股票市场的特质波动率风险与股票预期回报之间的关系是随着分位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的,特质风险在低分位水平下与股票预期回报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在高分位水平下则与股票预期回报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投资组合协方差矩阵的性质与最优组合的选择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投资组合协方差矩阵的正定性向来被研究人员所默认,从而对于非正定的情形研究不多。本文对协方差矩阵的性质进行了研究,证明了协方差矩阵正定的充分条件,同时深入地分析了非正定条件下的最优组合的选择问题。并指出 :当协方差矩阵非正定时,要么存在套利机会,要么存在有效子集 (即有多余的证券存在 )。  相似文献   
8.
以基金锦标赛理论为基础,考察基金在泡沫资产配置的模仿行为.分析了开放式基金在泡沫资产配置上的同群效应,及其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后果.实证研究基于2005年至2015年的开放式基金投资组合季度数据,构造了基金网络矩阵和持股相似性矩阵,然后利用空间面板模型考察了基金在泡沫资产配置上的模仿行为.结果表明,开放式基金之间存在显著的同群效应,在泡沫资产配置上表现出模仿性策略.这种模仿行为给基金带来了显著的资金净流入,扩大了其管理的资产规模,但是并没有给基金投资者带来显著的超额收益.证据表明开放式基金利用了投资者的有限理性扩大其资产规模从而获得最大化利益.本文的研究对于理解我国股市泡沫的形成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基金的行为进行监管提出了新的思考,为投资者利益保护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信用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如何防范信用风险对商业银行的有效运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信用金融工具的创新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文中对信用衍生工具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分类,对每一种产品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娶得龙女事事如愿——"龙女”故事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女故事是中国各族人民最喜闻乐见的神奇幻想故事之一.本文将龙女故事分为“龙女报恩”、“龙女与凡人婚配”、“煮海宝”和“乐人与龙女”四个亚型.对于龙女故事的起源与演变,本文综合了60年以来的各家研究成果,从龙女故事的印度源流与中国化两方面勾勒出其形态的发展脉络.龙女形象与“求如愿”母题的结合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