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7篇
  2014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国十月革命打碎了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了工农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机关。为了进一步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建设社会主义,列宁从苏维埃政权建立的最初之日起,就十分重视改进和完善苏维埃政权机关工作。特别是在其晚年,对苏维埃国家机关改进和完善问题作了许多重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人们在探讨市场经济运转方式的理论基础时,对“需要”、“利益”、“社会需要”、“消费需要”这一系列经济范畴均特别予以重视。因为任何社会制度经济运转的经济起点都是消费需要。从社会再生产循环经济环节来看,生产、分配、交换只是手段,而目的是消费。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微观角度来看,市场经济之所以具有活力,就在于它的经  相似文献   
3.
随着对生产力发展动力研究的深入,认识到其组成要素的内容在逐渐增加。但是进入直接生产过程的物质技术要素基本上有五个: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科学技术、生产管理。至于保证生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在对中西文化的选择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性;在追求真理,锐意进取中,接受了马克思学说;在积极投入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实现了同工农的结合,从爱国主义走向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总书记最近号召全党重视并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对辩证法的学习。要准确地掌握辩证法,就要了解对立统一规律,区分它所包含的3种类型的范畴,即实体范畴、关系范畴和属性范畴以及它们不同层次的相互关系。 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提到了两个实体范畴,即“统一物”(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三版,第407页。以下摘录该书,均只标页码数)和“对立面”(第408页);提到了三个关系范畴,即“对立面的同一”(第407页)、“对立面的斗争”(第408页)和“对立面的转化”(第410页)。下面分别谈一谈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6.
按“一国两制”方针统一祖国,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以大陆社会主义制度为主体,在港澳台地区实行资本主义。香港回归后要保持繁荣和稳定,必须坚决贯彻“一国两制”的战略方针,真正做到大陆是大陆,香港是香港,保持香港高度自治的地位。加强经济联系,借助香港,与国际惯例接轨;依托大陆,保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加强文化交流,提倡多样化。香港回归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战略构想的伟大实践,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是利用资本主义促进社会主义发展的典范,是完成祖国统一,振兴中华的伟大创举,同时也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正教师作为学校支柱力量,学校一切工作的开展都要由教师来完成,因此,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如何,工作的态度如何,工作的效率如何都直接关系到学校工作的好与坏,教学质量的高与低,而影响这些的原因有很多,但是笔者以为,其中有一条非常重要,那就是校长对教师的尊重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到上述情况的。大家知道任何人都需要情感上的交流,而教师同样也会需要感情上的慰藉、安全感、归属感以及和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这是对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关系的科学阐述,是对社会主义时期爱国主义内容的精辟概括。因此,坚持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统一,把爱国主义情感倾注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去,这就是当代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崭新特点。  相似文献   
9.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是同促进历史发展和祖国繁荣昌盛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同维护国家独立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爱国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一方面是对民族生死存亡的历史责任感,同民族敌人奋战到底的坚强意志和为保卫祖国而不惜牺牲一切的英雄气概;另一方面,是敢于面向世界,学习外国的  相似文献   
10.
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国家的国魂.(1)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它是中华民族现实生活和社会环境的客观反映.(2)在马列主义的科学理性基础上,树立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既反对妄自尊大的狭区民族主义,又反对妄自菲薄的民族虚无主义.(3)加强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要形成一个爱国主义,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提倡和培养民族气节;正确处理向外国学习与保持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关系.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国家的国魂,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崇高行为准则,它是爱国主义的精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