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3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扬雄《解嘲》:“乘雁集不为之多,双凫飞不为之少。”王力《古代汉语》注:“乘雁,一只雁。用王念孙说,见《读书杂志》。赵振铎在《读<广雅疏证>》一文中谈及王念孙的成就,第一条例证就是《广雅疏证》指出“乘”有“二”义,说“这是一个古义,后人不了解这点,往往产生差错。”“明白了这点,读扬雄《解嘲》就不至将‘乘雁集不为之多’的‘乘雁,解释为‘一只雁’了。”同是依据王念孙,结论却截然相反,原因何在?在《广雅疏证》和《读书杂志》中,王念孙多次谈到“乘”字,其基本观点是:“乘  相似文献   
2.
中古诗歌语言源流演变述略王云路我们称汉魏两晋南北朝隋时期的文献语言为中古汉语.与之相应的这一时期诗歌也就称为中古诗歌。中古诗歌上承《诗经》、《楚辞》、下启唐诗、宋词,是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其语言也是上接古代汉语.下启近代汉语.具有极高的研究价...  相似文献   
3.
一大约从汉代开始,我国不少地区流行一种可怕的传染病,叫做“注病”。汉·刘熙《释名·释疾病》:“注病,一人死,一人复得,气相灌注也。”又称为“尸注”、“鬼注”等,在古人眼里,这种疾病是由尸体、鬼精、蛊毒所致。晋·葛洪《葛洪肘后备急方》卷1《治尸注鬼注方》曾详细描述曰:“尸注、鬼注病者,葛云:即是五尸之中尸注,又挟诸鬼神为害也。其病变动乃有三十六种,至九十九种,大略使人寒热,淋  相似文献   
4.
“三字连言”是古汉语比较独特的一种语言现象。文章以大量文献资料为依据,比较全面深入地探讨了“三字连言”产生原因,流行时代,结构类型;分析了“三字连言”与汉语音节停顿的关系;认为中古以来汉语丰富发达的四字句构成手段导致了“三字连言”最终消失。  相似文献   
5.
<都城纪胜>与<古杭梦游录>为一书二名,<都城纪胜>是此书的原名.到明代,文人认为宋人偏安一隅,醉生梦死,其都城虽在杭州而有渎其名,为警醒世人居安思危,故而改其名为<古杭梦游录>.清代修<四库全书>时,收录的清曹寅<楝亭十二种>本的<都城纪胜>远比<说郛>、<说集>等类书完整,因而广为流传,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与承认,<古杭梦游录>一名也随之逐渐湮灭,不被人所知.  相似文献   
6.
说“儿”     
“儿”字的基本含义是婴儿、幼童。由此引申,年龄相对低的称“儿”,地位低的也称“儿”。本文讨论了地位低称“儿”的三种情形:其一,古代女子地位低下,故女子自称“儿”;对女性的一些轻蔑之称也以“儿”为语素,如“儿女子”、“儿妾”等。其二,奴仆称“儿”,不论年龄大小,合成词“儿婢”、“儿客”、“儿从”等即其例。其三,对他人的蔑称多以“儿”为语素,如“庸儿”、“吴儿”、“客作儿”、“白眼儿”等。本文试图找出“儿”字主要义项间的联系,从而正确解释与“儿”相关的某些词语,并补正《汉语大词典》等的失误。  相似文献   
7.
扬雄《解嘲》:“乘雁集不为之多,双凫飞不为之少。”王力《古代汉语》注:“乘雁,一只雁。用王念孙说,见《读书杂志》。赵振铎在《读(广雅疏证)》一文中谈及王念孙的成就,第一条例证就是(广雅疏证》指出“乘”有“二”义,说“这是一个古义,后人不了解这点,往往产生差错。”“明白了这点,读扬雄《解嘲》就不至将‘乘雁集不为之多’的‘乘雁’解释为‘一只雁’了。”同是依据王念孙,结论却截然相反,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8.
"老小"一词的指称范围由指代全体家庭成员缩小到特指妻子,"妻子"、"妻小"、"家眷"等称谓语表现出与之相同的演变轨迹,从认知的角度来看,这一意义演变主要是突显原则下转喻思维的结果,其内在的文化心理基础是"女主内"的家庭格局和民俗传统."老小"表示"妻子"义的用法始见于宋代《鸡肋编》,属于南方方言用法,语频低,语用范围狭窄,在语义竞争中一直处于劣势,《水浒传》等沿用了这一义项.  相似文献   
9.
百年中古汉语词汇研究述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古汉语词汇研究是20世纪后期兴起的研究领域,近二十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些研究更加明确了"中古汉语”的分期主张、中古汉语词汇的特征、研究历史、研究对象、研究领域以及研究方法等.  相似文献   
10.
中华书局标点的古书,一向以准确著称。近来读了该局标点的《史记》及《新编诸子集成》中的《庄子集释》、《晏子春秋集释》,对此体会更深。然亦觉其中偶有标点不当者,兹提出讨论,以就教于方家。 (一) 《新编诸子集成·庄子集释》 1、《天运》:三皇之知,上悖日月之明,下睽山川之精,中堕四时之施。其知憯于虿虿之尾,鲜规之兽,莫得安其性命之情者,而犹自以为圣人,不可耻乎,其无耻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