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巴赫金与洛特曼的学术争鸣多年来一直受到斯拉夫文论研究者的关注。本文的前半部分廓清了一些欧美学者对巴赫金与洛特曼观点之争的误读,指出了1970年代以后两人在符号学理论领域的立场趋同。在文章的后半部分,叶戈罗夫一方面分析了两位学者宗教观念和哲学基础的深层差异,另一方面阐明了两者研究方法和伦理原则的殊途同归。本文征引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对于了解这两位20世纪俄国文论大家的学术思想具有较为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市场机制与领导人才优化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市场机制引入领导人才配置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优化领导人才配置,要把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市场规则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乃至改革整个人事管理体制的根本原则。确立实绩标准,以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公开筛选为突破口规范竞争上岗,改善党管干部体制,是领导人才优化配置制度创新的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著名学者巴赫金针对传统语言学对于认识人类交往活动的不足和局限,提出了“超语言学”理论。超语言学研究的是活生生的,作为言语交际的语言。言谈是超语言学中言语交际的基本单位。巴赫金的言谈是在语言单位的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巴赫金之所以重视言语的体裁特征,乃是关注言谈社会属性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4.
我国干部人事选拔方式改革的主旨是力图寻求一种以制度和规范作保证的各级各类干部的择优机制,从而造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条件。近年来,随着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母体中已率先孕育出具有汰劣择优机制的新的人事选拔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