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剔除居民收入对医疗保健消费影响的基础上,选择从其他影响因素入手,对影响我国城市居民医疗保健消费的原因进行更深入和全面的分析。采用2011年中国营养和健康调查(CHNS)的数据,对CHNS覆盖的12个地区城市居民人口学特征和医疗保险方面的差异进行了比较,运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以及线性回归模型等方法,比较分析了这些差异对居民医疗保健消费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民族高等教育是国家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解放前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事业一直处于极为落后的状态,民族高等教育更是落后。解放初期全国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只有1200多人。建国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扶持下,民族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民族高等教育也有了长足的发展。1993年全国在校少数民族本专科大学生已达15万多人。西藏、广东、青海、广西、贵州、湖北、云南等省、自治区相继办起了自己的民族高等院校。国家民委直接管理的民族院校已发…  相似文献   
3.
作为流传最广和影响最大的真理理论,符合论自形成之始就受到来自哲学与科学等领域的批评和责难。生物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提供的实验证据,近代哲学的怀疑主义思潮,以及语言学转向之后的概念框架相对性论证,都对真理符合论的基本观点提出了质疑,从不同角度否定了命题与事实之间的对应关系,否决了符合论的认识论前提。尽管真理符合论存在某些学理困境,反符合论者提出的责难也有一定合理性,但我们应当保留真理符合论的基本气质,它在一种新的关于世界的理解视域中能够获得再生。  相似文献   
4.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对现代化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在生态文明领域的高度自觉。这是世界现代化的中国式表达。“现实的人”在实践的基础上确立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要尊重自然规律,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和公平正义的价值原则,加快推进绿色低碳生产方式的转变。为此,需要坚持自然理性与人文理性、生态理性与经济理性的统一,坚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和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  相似文献   
5.
康德道德哲学关注的是实践理性发挥作用的领域,表现为三个维度.最高道德法则之普遍性的形式化阐明体现了先验维度;道德哲学之终板诉求的至善及康德对道德情感的眷顾体现了经验维度;作为道德哲学拱顶石的自由理念可思而不可知及对上帝的信仰体现了超验维度.我们既不能夸大其中的形式化因素,又要认识到经验与超验维度的重要意义.三者相互联结、相互蕴含,共同构成了康德道德哲学的整幅图景.  相似文献   
6.
王增福 《东岳论丛》2019,40(1):29-37
科学主义的自然观将自发性观念从自然中剥离出去,科学对自然的过度祛魅又使其成为一种缺乏意义、价值与规范的领域,由此我们失去了理性思维与独立实在之间的某种联系,理性与自然的关系也无法得到有效证明。麦克道尔继承并创新了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等人关于第二自然的思想,将第二自然理解为人们在语言文化共同体的生活实践中通过适当的训练和教化而习得的理性-概念能力,即对理由和意义作出回应的能力。他一方面坚持理由空间的自律性与独特性,另一方面又主张概念能力的自然性与客观性,以此走出彻底的自然主义与膨胀的柏拉图主义在理性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摆荡,消解思想与世界、理性与自然之间的二元化的鸿沟,既合理地维护了自然的统一性,使自然能够对我们的思想产生一种理性的制约作用,又科学解释了人类独特的生存方式而没有威胁到人类与动物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7.
传统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特征存在将"自然"边缘化的倾向,导致"自然"在其中的理论空场,致使无法合理阐释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之间的辩证关系。奥康纳通过说明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劳动的自然维度和文化维度,重构了"自然—劳动—文化"三位一体的自然观,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生产条件的生态批判,指出只有走向生态社会主义才能克服资本主义自身的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由此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的联姻,拓展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视野。但也应看到,奥康纳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存在的学理缺陷,以便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人与自然的关系由于“自然”范畴的演变而不断更迭。西方近代之前的自然观体现了一种素朴的自然中心主义,但伴随着理性主义思维方式的确立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工业文明与现代性视阈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由相对和谐演化为对抗竞争,导致了现代社会的生态危机。浪漫主义的自然观虽然重提人对自然的敬畏,却缺失了现实操作的可能性。第二自然的自然主义克服了上述自然观的缺陷,重塑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校校办产业是从50年代校办工厂、实验基地开始的。80年代以来,在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和党的科技、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针的指引下,校办产业又有新的发展。以社会服务、项目开发、成果转让、技术协作、科技产业为主体的高校校办产业方兴未艾。在全国高校校办产业浪潮的推动下,我院从1992年开始也试着步入高校校办产业的行列,虽然规模不大,也算填补了我院校办产业的空白。本文试就我院校办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谈谈自己的看法。一、认识目前,对高校要不要办科技产业的认识还不完全一致,主要有两种认识。一是认…  相似文献   
10.
融贯论是一种为了解决知识辩护的结构问题而提出的和所与论相对应的理论形态.以戴维森为主要代表的融贯论认为世界与信念之间只有因果关联,没有理性关系,世界所属的自然的逻辑空间不能为人们关于事物的信念或知识提供信以为真的理由,信念的真取决于该信念在信念系统内与其他信念之间的融贯一致;同时,戴维森站在自身理论立场上回答了来自怀疑主义等方面的诘难.在麦克道尔看来,融贯论的可取之处在于看到了知识的辩护只能在理由的逻辑空间内完成,但使知识失去了来自世界的合理性制约,思想的自由成为无条件的事情;要真正解决知识的辩护问题,必须承认关于世界的经验已经具有概念性内容,从而将知识的辩护纳入规范的领域,并使世界对我们的知识产生一种理性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