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奥乔·阿甘本的“赤裸生命”之说,丰富了“生命政治”理论,立于道德的制高点上,其人文价值鲜明而丰厚;但就学理而言,却遮蔽了另一向度的阐释可能性,偏执于权力对生命的剥夺,忽视了权力对身体的“铭写”,偏执于身体的政治/生物角度,忽视了身体的政治/文本角度.围绕“身体/生命”的活动其实也是文本现象和话语活动.  相似文献   
2.
在革命经典文本中,对于身体及其欲望的基本处理路径就是政治化,用马克思主义式的宏大叙事进行规约和编码;而在"后革命时代",马克思主义式的宏大叙事已因语境的延异而陷入绝境,发生了认识论断裂,表征为各种微观的文化政治。近年来,"底层书写"对身体、政治和性进行解辖域化并生成为微观政治。通过对《少男》文本能指的认知论断裂分析,比较这两种同具左翼色彩的文本对身体、政治及性之关系的异质性编码路向深描,尝试挖掘文本欲望叙事的生命政治踪迹。  相似文献   
3.
影片《世界》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全球化语境下的后现代空间,并描述了一群打工者在这个被抽绎了时间的“世界”里漂泊的生存状态。迷失方向的人们无法自我确定,本身已经失重,自然也承受不起存在的重负。  相似文献   
4.
在革命经典文本中,基于革命现代性而建构的审美话语范式对于身体及其欲望的基本处理路径就是政治化,即用宏大的阶级政治进行规约和编码;而在所谓的后革命时代,宏大的阶级政治已因语境的变迁而不合时宜,遂机警地转化为各种微观的文化政治,近年来的"底层写作"对身体、政治和欲望的处理就转而诉诸微观政治。通过对革命经典文艺与底层写作文本的比较,可以发现两者对身体、欲望及政治之关系处理的不同编码路径,但均反映了文学与政治的关联。  相似文献   
5.
从互文性角度切入,比照电影《苹果》与《白毛女》,《苹果》中的身体意象表征着政治经济关系。这种身体的政治经济学的建构实质上戏拟并改写了经典阶级叙事范式。  相似文献   
6.
电影《芙蓉镇》中的身体书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对于禁欲主义的“极左”话语进行反思的影片《芙蓉镇》,其意旨在于通过对身体及关切身体的常态生活的肯定和赞颂,来淡化和疏离政治,进而张扬人性的美善之维;但是该片对身体及其行为的处理却又延承了“极左”话语的僵化模式,涂上了浓郁的政治色彩,甚至成为新政治话语的演绎,从而影响了影片对人性的深度开掘及其审美价值的彰显。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出现了革命文化的再度勃兴。这种革命文化的再度勃兴实质上是主导意识形态在力挽被不断变异的革命之像以及芜杂的革命记忆,积极修复关于革命的集体记忆,重新确认革命正当性并强化政治合法性,力图使社会公众的文化认同与主导意识形态相吻合,从而增强主导意识形态及其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当前,对革命集体记忆的运作既有必要性,也困难重重。革命集体记忆的"语义环境"越来越显示出不利于革命集体记忆的因素,对革命集体记忆的修复活动,即对革命资源与时俱进的凡俗化处理,因为"错位"而难免尴尬。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末中国文学颓废主义思潮》从哲学、文艺学和社会学多重角度深入剖析世纪末文学现象,有强大的理论透视力,不乏洞见.但在某些章节却采取政治意识形态而非美学的、历史的视角,对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有所误读,由此产生了理解与阐释的错位.忽略朦胧诗的现代意识与人道主义精神、寻根文学的现代理性与世界胸怀、王朔小说的媚世与奴性、新写实小说的平民气质、先锋小说的后现代主义志趣,将它们悉数纳入颓废主义思潮范围,似有削足适履、牵强附会之嫌.  相似文献   
9.
我国近年来的审美文化主要通过审美生活化展示审美的民主化和普泛化,主要彰显的是其正值性意义.这种审美文化的活跃迫使我国高校美学教学务必进行反思和调整,以适应急剧变化的文化形势:其一,教学内容上应该将审美文化现象有机地吸纳进来;其二,教学方式方法上应改变习惯性做法,给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充分感知、解析各种审美现象的平台,充分挖掘其审美潜力;其三,考核方式方法上应注重考核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当下的审美现象的能力并探测其情趣结构.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前后期的文学思想存在很大差别。前期的梁氏主要从认识论的角度切入,以实践为支点来拯救文学,力挽文学式微之颓局,构建具有现代精神的文学殿堂;后期的梁氏更看重的则是文学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